临床医学论文-吊针治疗面肌痉挛106例临床观察

临床医学论文-吊针治疗面肌痉挛106例临床观察

ID:44019239

大小:2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8

临床医学论文-吊针治疗面肌痉挛106例临床观察_第1页
临床医学论文-吊针治疗面肌痉挛106例临床观察_第2页
临床医学论文-吊针治疗面肌痉挛106例临床观察_第3页
资源描述:

《临床医学论文-吊针治疗面肌痉挛106例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临床医学论文•吊针治疗面肌痉挛106例临床观察【关键词】痉挛;面部肌肉;针刺疗法而肌痉挛为临床常见病,多为一侧而部肌肉阵发性不自主抽搐,开始为眼眶周围的眼轮匝肌间歇性不规则轻微抽搐,之后以较慢的速度逐渐扩展到口轮匝肌、口角提肌、颊肌等半侧面肌,引起闭眼、露齿、口角及颊部抽搐等-•些习惯性动作。本病病因不明,可因过度疲劳,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等因索而加重发作,睡眠后停止发作。1996—2006年,我们运用吊针为主治疗面肌痉挛106例,并与卡马西平治疗98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诊断标准参照《临

2、床疼痛治疗学》[1]确定诊断。1.2-般资料204例均为本院门诊病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6例,男43例,女63例;年龄19〜62岁,平均40.5岁;左侧面肌痉挛62例,右侧面肌痉挛44例;病程2个月〜14年。对照组98例,男42例,女56例;年龄18〜61岁,平均39.5岁;左侧面肌痉挛57例,右侧面肌痉挛41例;病程4个月〜15年。2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并界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口J比也1.3治疗方法1.3.1治疗组患者端坐位,用28号毫针,长度为25cm,在肌肉痉挛中心点刺1针,然后在离

3、痉挛中心点上、下、左、右各0.5cm处,四口、濒骨羽人夕、迎香、地仓各针刺1针,若眼周围及口周围痉挛,则在眼、口周围各间隔1.0cm针刺1针,即排针刺。所有刺入皮肤的针均需卜'垂悬吊在空中,对重症患者也可用口腔科粗钢丝,将其一端磨出锋利针尖,其长度不得少于25cm,进行悬吊针刺,配合双侧合谷穴,用28号毫针针刺。留针50min以上,每日针刺1次。1.3.2对照组卡马西平,首次口服0.1g,每日2次,可逐渐增加剂量至控制痉挛后维持治疗量,但每日最大量不能超过0.6「1.3.3疗程2组均15H1个疗程,疗程间隔

4、3〜5H,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1.4疗效标准痊愈:面肌痉挛发作消失,病情稳定在6个月以上不复发;显效:正常情况下而肌痉挛不发作,但在情绪激动等诱因条件下出现较短而轻微的面肌抽搐;无效:面肌痉挛发作程度有所改善或改善不明显。2结果2组疗效比较见表lo表12组疗效比较(略)与对照组比较,*P<0.053讨论面肌痉挛属中医学风痉、筋急、筋惕肉范畴。主要是由风寒湿邪客于手少阳、阳明经,使气血运行不畅,筋脉收引而致面部肌肉抽搐;脾胃素虚,运化失司,生化乏源,筋脉失养,血虚不能上荣于而,肾精亏损,阴液不足,水不涵木,阴

5、虚阳亢而致风阳上扰,引发肝风内动则面肌阵发性跳动,七情失调,气机逆乱使抽搐加重。现代医学认为,而肌痉挛是而神经受到某些异常刺激后,出现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引起面神经过度兴奋所致;也有人认为,面神经根处因蛛网膜炎而形成粘连,面神经受动静脉压迫及精神因素等所致;也有部分患者继发于面神经炎之后导致的并发症[1]。治疗上多采用神经阻滞面神经疗法,因其阻滞面神经后引起面神经麻痹,多数患者难以接受,最近流行开颅术,利用显微技术解除血管压迫手术,但因术后引起听力障碍甚至更为严重的并发症,加上手术费用昂贵,故接受手术者也较少。

6、临床证实卡马西平治疗面肌痉挛有肯定的疗效,但停药后即迅速复发,因而需长期维持治疗,使药物剂量逐渐壇加,而药物冇效时间间隔缩短,且有头晕、嗜睡、共济失调、口细胞减少等副作用,从而限制了临床的广泛使用。长吊针在肌肉痉挛处浅刺,长时间留针,通过长吊针的重力作用,使痉挛的肌肉处于疲劳状态,促使紧张的肌肉放松,血液循环加快,肌肉营养得到了供应,从而使紧张的肌肉得到了解除,痉挛消失,此亦即以柔克刚Z法。合谷为手阳明经原穴,《四总穴歌》曰“而口合谷收”,《玉龙歌》曰“头而纵冇诸般症,一针合谷效通神”,四白、颗骨羽人夕、迎

7、香、地仓诸穴为面部局部取穴,这些穴位均有面部动、静脉和面神经经过,除迎香穴外其它各穴均主治眼脸动,针刺这些穴位可使局部血液循环加快,增加肌肉营养,改善而部神经功能[2],与长吊针治疗面肌痉挛,有相得益彰之效,因而用该法治疗面肌痉挛取得了较好疗效。【参考文献】[1]李仲廉,安建雄,倪家曝,等•临床疼痛治疗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374,373[2]邱茂良,张善枕,余仲权,等•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岀版社,1985:2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