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和中药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体会

激素和中药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体会

ID:44014124

大小:637.5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9-10-18

激素和中药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体会_第1页
激素和中药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体会_第2页
激素和中药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体会_第3页
激素和中药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体会_第4页
激素和中药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体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激素和中药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药对传染病的认识和防治上海中医药大学沈庆法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内科分会常务委员上海市感染分会顾问,上海市防治非典、禽流感、甲型Hini流感中医专家组成员温病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认识中医药历史上把传染病称为瘟疫,也有谓之疫病。无论是中国历史上,还是世界历史上,疫病对人民的健康和生命的威胁是很大的。但在中国历史上基本上没有出现因疫病流行而造成“空城”,或者导致人口大规模外迁及大幅度人口锐减的情况。在西汉到明代,我国人口基本上在4600万到6000万之间。人口总数变动不大,而历史上三次

2、大规模的人口南迁都是由于政治原因,而不是疫病的流行。为什么古代疫病的流行后果没有象西方国家那么严重,这主要应该归功于中医药在防治疫病上的贡献。认识疫病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和地域性的特点。如《素问·刺法论》指出:“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诸病源侯论》也说:“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延及外人。”《伤寒总病论》讲到了流行性:“天行之病,大则流毒天下,次则一方,次则一乡,次则偏着一家。”回顾疫情发生的历史无不与政府无能,战争不断以及防疫措施不健全有关。认识东汉末年,桓、灵二帝昏庸,

3、时局动荡,导致疫病流行非常严重,如曹植《论疫气》一书中说:“建安二十二年,厉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文学史上著名的“建安七子”竟有4人同时死于疫病。认识明清时代,经济快速发展起来的江浙一带,成为疫病流行的高发地带。在防疫措施不健全的情况下,城市建设的人口集中,居住拥挤、环境恶劣,导致疫病流行的重要原因。如《疫证集》说:“在昔闭关时代,乡邑患疫不至及都会,此省疫作来必串入他省。近则道路交通,凡舟车所至之地皆为疫疠可到之地。”王孟英在《霍乱论》中分析上海霍乱流

4、行的原因时认为:“人烟繁萃,地气愈热,室庐稠密,秽气欲盛,附郭之河,藏污纳垢,水皆恶浊不堪。”此时采取消毒隔离是何等重要!认识尽管疫疠流行如此猖獗,但在与之相斗争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著名医家。也为这些医家获得了很多实践的机遇。这些医家经验之积累越来越丰富,理论之阐述越来越成熟,方法之应用越来越正确,方药之疗效越来越显著,这些著名医家有汉代创六经辨证的张仲景,晋代擅长治急重证的葛洪,隋代揭示病原的巢元方,唐代自制辟瘟方剂的孙思邈,金代擅治热病的刘河间,元代总结治肺结核方的葛可久,明代擅治梅毒的陈司成

5、,专述瘟疫论治的吴又可。认识清代创卫气营血辨证的叶天士,专述湿热病论治的薛生白,立三焦辨证的吴鞠通,倡寒温融合的俞根初,创名方升降散的杨栗山,创清瘟败毒饮的余师愚,著《霍乱论》的王孟英等等。这些医家留下了防治疫病的丰富经验。这些经验既有理论上的阐述,又有临床上的治疗根据。既有总结的经验方,又有治疗后有效的用药。现在看来,在中国传染病学发展史上,伤寒学说、瘟疫学说、温病学说是最令人注目的,其著名医家张仲景、吴又可、叶天士、吴鞠通是杰出的代表。正是他们敢于面对不断变化的疾病谱,深入临床,勇于探索,善于

6、继承,突出创新,才挽救了大量的急重患者,为后人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理论和经验。这次甲流预案中辨证论治就是运用清代叶天士倡导的卫气营血辨证论治的方法.认识中医药历史上防治传染病的理论和经验,应当从战略上予以认识。这些理论和经验必须很好继承,整理,并且进行有效方剂的筛选,采用现代科学手段,进行深入的研究。中医药历史上防治传染病的著名医家的经验也充分说明他们不但继承了前人完整的经验,而且在自己的实践中进行创新,《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为后来医家继承,但根据自己实践又创立不少有名的方药,如吴又可的达原饮,杨栗山的

7、升降散,余师愚的清瘟败毒饮等等。防治策略从中医药积累的数千年的疫病防治经验,而进一步形成相应的较为系统而丰富的疫病防治理论来看,其防治传染病的策略主要反映在以下两大方面。2.1防治策略的基础: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治法和方法是建立在对疫病认识的基础上,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防治策略2.1.1切断传播途径——天受,传染,天行。金元时期刘河间在《伤寒标本》中讲到:“凡伤寒疫疠之病,何以别之,盖脉不浮者,传染也。”疫气,戾气一类致病物质的传播途径为口鼻而入。《瘟疫论》强调,邪之所着,有天受,有传染,所感虽殊

8、,其病则一。这里所说的天不是指日月星辰的天,书中接着讲到“凡人口鼻之气通乎天气。”显然是指空气。而传染则指接触传染。《疫证治例》(成书于1891年)中指出“人在气交之中,呼吸吐纳,清浊混淆,中其毒者,率由口鼻入,口气通地,鼻气通天,口鼻受邪,直干肺胃,稽留气道,蕴蓄躯壳,病发为疫。”这与传染病的病原体通过近距离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一致的。与此同时,疫气从口鼻而入,直趋中道,出现脾胃功能损伤表现,反映在传染病患者要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切断传染途径,注意与传染病患者的距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