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水稻二化螟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东北地区水稻二化螟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ID:44013597

大小:2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7

东北地区水稻二化螟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_第1页
东北地区水稻二化螟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_第2页
东北地区水稻二化螟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_第3页
资源描述:

《东北地区水稻二化螟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东北地区水稻二化螟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东北地区水稻二化螟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摘耍:二化螟Ch订osuppressalis(Walker)是水稻上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耕作制度改变、超高产品种种植面积扩大及害虫抗药性等原因,致使稻螟年年发生,对水稻的高产优质造成严重威胁。文章简耍分析了东北地区二化螟发生规律及危害上升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关键词:二化螟;水稻;发生规律;防治对策中图分类号S435.1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7731(2013)24-74-02二化螟[Chilosuppressalis(Walker)]是水稻生产的主要害

2、虫之一,在我国分布很广,主要危害表现为在水稻分簾期危害时造成枯鞘,在抽穗成熟期危害则造成白穗和虫伤株,对水稻产量影响极大。本文根据辽阳地区二化螟发生特点和发生原因,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治对策。1二化螟在东北地区的发生特点1.1二化螟在东北地区一年发生2代二化螟第一代螟蛾在5月上屮旬越冬代成虫开始羽化,5月下旬至6月屮旬进人羽化盛期,1代螟幼虫大都在6月上旬初见,6月中旬出现枯鞘,7月上旬开始出现枯心苗,为害盛期在6月中旬至7月中旬,直到7月下旬1代幼虫为害结束;第二代螟蛾始见期在7月屮旬,盛发期在8月上旬。2代卵始见于7月下旬,7月末到8月中旬为产卵盛期。2代螟幼虫

3、8月上旬至秋收一直为害水稻,在水稻孕穗期危害出现枯孕穗,在抽穗扬花期出现白穗,8月末以后幼虫分散则出现虫伤株。1.2二化螟以幼虫在稻茬、稻草及其他寄主作物的根茬或茎秆中越冬第二年春季化蛹、羽化,当气温达15°C左右即有成虫出现。成虫白天潜伏丁稻株下部,晚间活动,有趋光性,喜在叶宽秆粗、茂密浓绿的稻株上产卵。卵孵化后,幼虫钻蛀为害•造成枯鞘、枯心、死孕穗和白穗。一头幼虫一生能为害8〜10株水稻。幼虫老熟后在稻茎基部化蛹。2二化螟发生原因分析2.1高产品种种植面积扩大近年來,超级稻晶种已在东北地区普及,这些品种大都是秆粗大穗型,而螟虫喜趋于这样的稻田内产卵,因此这也是

4、二化螟危害逐年增加的原因Z-o2.2气候因素影响二化螟发生的重要因子是气候因素。近年来,全球气侯变暖,造成各地方有效积温增加,这样就使稻螟的活动期延长,进而世代数增加,越冬成活率提高,利于种群增长,特别是出现暖冬少雨的气候,这样明显降低了越冬代螟虫的死亡率。1.3二化螟抗药性的增强二化螟抗性发展迅速是因长期单一使用化学农药引起,致使化学防治效果差,进而对螟虫种群控制减弱。一些常用药剂如甲胺磷、杀虫单、杀虫双等由于长期连续施用,使害虫增加了抗药性,使得这些约剂的田间防效明显下降。3综合防治对策多年來对二化螟的综合防治对策,主要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从

5、二化螟的发&演变规律入手,协调运用农业、牛物、物理和化学防治等技术。2.1消灭越冬虫源,降低虫源基数在水稻收割后采取旋耕、烧田和灌溉等措施来增加越冬幼虫的死广率,减轻1代二化螟发生基数。还有就是清除田境杂草,将其泯制或作燃料,这样也消灭越冬幼虫。3.2种植抗虫品种二化螟喜趋于植株高大、茎秆较粗、叶子宽大、叶色浓绿的稻FH内产卵,而东北地区种植的大部分水稻品种基本具备这些条件,给防治带來较大困难。目前,还未见抗虫水稻在东北地区种植的报导。(下转78页)(上接74页)3.3合理施肥推行控氮、配磷、增钾、补硅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前期应增施有机肥,重施基肥,中后期少施追肥

6、,以增强水稻植株抗螟力,减少螟害损失。3.4药剂防治根据苗情、虫情搞好两查两定,是掌握防治适期的关键。选用化学农药吋,不能一味寻求“特效”,避免品种单一,加快稻螟的抗药性发展。目前防治二化螟较好的药剂有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杀螟丹、苏云金芽抱杆菌(肮・)等。上述药剂应用后田间必须保持3〜5cm水层4〜5d,这样可充分发挥防治效果。(责编:吴祚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