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敏华教授辨证治疗郁证经验介绍

徐敏华教授辨证治疗郁证经验介绍

ID:44009448

大小:3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7

徐敏华教授辨证治疗郁证经验介绍_第1页
徐敏华教授辨证治疗郁证经验介绍_第2页
徐敏华教授辨证治疗郁证经验介绍_第3页
徐敏华教授辨证治疗郁证经验介绍_第4页
资源描述:

《徐敏华教授辨证治疗郁证经验介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徐敏华教授辨证治疗郁证经验介绍徐敏华教授是上海市名屮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先后师从姜春华、张伯臾等多位全国著名老中医,临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精神心理疾患、及妇科病症每有验效。论医理能化繁为简,强调人体阴阳平衡、脏腑气血调顺为要。笔者有幸跟随老师坐诊,亲聆教诲,收益颇丰,谨录徐老师治疗郁证经验于此。木文“郁证”指心情抑郁,七情内伤引起脏腑功能失调,情绪不宁,胸部满闷,易怒欲哭,或咽中如有异物吞Z不下为主要症状,类似西医抑郁症范畴。[1]1探讨郁证病因病机屮医认为情志抑郁,气机郁结,五脏气血失调为“郁证”的病机关键。医圣仲景在《金匮耍略》中最早

2、记载了百合病、脏躁、梅核气、奔豚气等病证,但对情志郁的辨证论治奠定了基础。[2]2辩证以五脏气血阴阳失调为本,兼顾气血痰火偏盛郁证属于情志疾病,中医理论认为五脏藏而不泄,情志活动以五脏所化牛精气为基础,五脏功能失调为郁证辩证重点。宋代陈无择就明确揭示了七种情志的异常变化中医郁证理论的历史发展源流探析引起内脏生郁的病理关键。[3]郁证发病多由肝气郁结,横逆犯脾,而形成肝郁脾虚证;脾虚气血生化乏源,心失所养则致心脾两虚证;故肝郁脾虚证、心脾两虚证是郁证常见证候[4]。脏腑功能失调,产生气血痰火湿食等病理产物,则可见其他证型:肝郁痰阻、气滞血瘀型等。明

3、代朱丹溪认为多种因素均可使人体气血怫郁而产生郁证,并具体提出“六郁”学说加以阐发。他指出:“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可见导致六郁的病机关键是气血怫郁,并因此而产生多种病证。《丹溪心法•六郁》:述明确提出了气郁、湿郁、痰郁、热郁、血郁、食郁等六郁病证。且六者相因为病,关键则是气郁,治疗当以顺气为先。[5]徐教授强调郁证的发生以肝气郁结,脾虚失运,心神失养为核心,郁久伤及五脏,累及肝心脾肾,进而出现郁火、痰湿、疲血,日久致气血阴阳亏虚则虚实夹杂,五脏功能失调。故辩证多从本虚标实入手,治疗上扶止与祛邪兼顾。3脏腑辩证

4、论治3.1肝郁气滞:肝气郁结,血行不畅,浊阴上逆,扰乱神明而变诸症:胸胁胀痛、精神抑郁、烦躁易怒、口苦、胸闷,舌红,脉弦。治宜疏肝解郁。3.2气滞痰阻症见精神抑郁,胸中窒闷,或兼胁肋胀痛,咽中如有物梗阻,吞之不下,之不出,苔白腻,脉眩滑。治宜行气开郁,化痰散结。3.3肝阴亏虚症见情绪不宁,急躁易怒,眩晕,耳鸣,目干畏光,视物不明,或头痛且胀,面红日赤,舌干红,脉弦细或数。治宜补养肝阴,滋水涵木。3.4心阴亏虚症见情绪不宁,心悸,健忘,失眠,多梦,五心烦热,盗汗,口咽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治宜滋阴养血,补心安神。3.5心脾两虚症见多思善虑,表情淡

5、漠,心悸胆怯,健忘失眠,面色无华,头晕乏力,体虚倦怠,不欲言语,舌质淡,脉沉细。治宜健脾养心,补益气血病案:郁某,男,79岁,2012年8月28H首诊。症见:焦虑心悸,心虚胆怯,少寐心烦,胸闷皖痞,纳呆便澹,苔口腻舌嫩脉细滑。详问病史:患者退休后情志抑郁。拟诊“郁证”,辨证属肝郁脾虚,心神失养;治宜疏肝解郁,安神除烦。方药:蒲金散加四七汤(半夏茯苓紫苏厚朴)加四逆散(柴胡白芍枳实廿草)加减;组方:董苏梗12川朴9姜半夏15茯神15柴胡12枳壳12黄苓12远志9制胆星15八月扎18豆蔻6瓜篓皮30陈皮12白术12白芍12焦楂曲各30夏枯草15石决明

6、30o连进14剂。复诊,心烦焦燥,紧张焦虑,夜寐不安等症较前好转。伴头紧束感,夜尿频,每晚5次,舌质暗红,苔薄黄脉细弦。治宜镇肝熄风,安神定志;方拟:蒲金散加四七汤加四逆散加减;组方:柴胡12枳壳12白术芍12苏梗12川朴9姜半夏12麦冬15益智仁12远志9柏子仁18山羊角片15夏枯草15石决明30青檬石30生铁落30小川连5八月扎18茯神15淮小麦30。再进14剂。三诊,情绪焦躁平稳,心虚胆怯好转,睡眠转佳;头紧束感好转,偶有心慌、心悸发作。舌红齿痕苔薄白脉细弦。治则不变,守原方去川苇白芷,加麦冬15小川连6。长期巩固治疗,病情平稳。按:早在《

7、内经》就有关于郁证病机和治则记载。《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提出了“脏躁”及“妇人咽中如有炙窗”等证,实质上是郁证的主要临床表现。《丹溪心法•六郁》开始将本病作为一个独立病证论述,首创“六郁”之说,即气郁、血郁、痰郁、火郁、湿郁、食郁等六种,其屮以气郁为先,然后才冇诸郁的形成。六郁一•般多属实证,若病久伤及心、肝、脾三脏气血,则多属虚证。此患者因情志不舒,肝郁气滞而至少寐心烦,胸闷皖痞,纳呆便澹,焦虑心悸,苔白腻舌嫩脉细滑,乃虚失夹杂Z症。四逆散出自《伤寒论》,方用柴胡、枳实(壳)、白芍、炙甘草;透邪解郁,疏肝理脾;主治肝郁脾虚。四七汤出自《宋•太

8、平惠民和剂局方》,方用半夏、茯苓、紫苏、厚朴;行气散结,化痰理气;主治七情郁结,中胶痞满,喉中痰结。加用蒲金散共凑疏肝解郁,理气化痰,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