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彩超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彩超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彩超在乳腺癌诊断屮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28例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进行体检的28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检查情况。结果:二维超声图像在乳腺癌的形态、边界、周围组织、内部冋声以及钙化等均具有特征性改变;两组在S/D、RI以及RI上有着明显的差异,具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健侧与患侧也冇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卩〈0.05)。结论:超声检查能够发现乳腺癌的特征性改变,为临床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关键词】彩超;乳腺癌;诊断;应
2、用体会乳腺癌作为绝经期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女性新发恶性肿瘤的30%左右[1],排在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一位,严重影响着妇女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近几年,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乳腺癌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因此,如何及早诊断出乳腺癌成为医学界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到H前为止,彩超作为提高乳腺癌检出率的一种有效手段,在临床诊断屮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就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28例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进行体检的28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研究彩超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
3、年1月收治的28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范围为25〜53岁,平均年龄为(39土14)岁;肿块直径为0.8-5.3cm,平均直径为(3・05±2.25)cm;病程为3个月〜2.5年,平均病程为(1・37±1・12)年。所冇患者均为单侧发病,左侧冇17例,右侧有11例。选择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两组在年龄以及除了乳腺病的其他方面均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检查方法所有患者均取仰卧位,双手举于头侧,并且将乳房处适当暴露出來,以乳头为中心,进行直接扫查法放射性扫查,观察病灶的位置、形态、大小、边界、内部回声、后方回声以及钙化等情况,并做
4、好记录。然后在二维超声图像的基础上做彩色多普勒(CDFI)探测肿瘤内以及周边的血流信号。1.3观察指标收缩期峰值速度(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D)、收缩期以及舒张期流速比(S/D)、阻力指数(RI)以及搏动指数(PI),检查3次,取平均值。1.4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检测后与标准样品采用t检验,临床治疗效果采用x2检验。2结果2.1观察组二维声像图表现分析在28例乳腺癌患者屮,冇19例患者形态不规整,占67.86%;有16例患者边界不清晰,占57.14%;有16例内部回声不均匀,占57.14%;后方回声衰弱有15例,占53.57%见表1
5、。表1观察组中28例患者乳腺癌的二维声像图表现分析2.2两组患者熊外侧动脉血流参数测量值的比较两组患者的S/D、RI以及RI上有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2两组患者熊外侧动脉血流参数测量值的比较3讨论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到目前为止,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但是已经有许多研究资料表明[2],乳腺癌的发生与病毒、内源性或者外源性雌激素的长期刺激、营养、遗传以及乳腺非典型增生等都有关系。在临床中的表现为:乳房肿块、乳头改变、淋巴结肿大、乳房皮脐以及轮廓发生改变[3]。由于其死亡率较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诊治,女性的生命安全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6、因此,对其诊断直接关系到后期的及时治疗。在临床中,对乳腺癌患者的诊断一般有B超、动态增强核磁共振以及乳腺钳靶。但是临床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为彩超,有相关文献报道[4],彩超在检测血流时确诊率较高。在二维图像中,多表现为:形态不规则,呈现多和形或者是蟹足样;肿块的边界不清楚,并且没有包膜回声;肿块内部的回声多以低回声为主,对于较小的肿块主要是以后方冋声声衰为主[5]。在乳腺癌诊断中,钙化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诊断标准。在本次研究中,患者的钙化检测多以细点状为主,还冇一些斑片状或者条状。观察组患者的S/D、RI以及RI与对照组健康人员有着明显的差界,同时乳腺癌患者的健侧与患侧也有着
7、明显的差异(P<0.05)o综上所述,超声能够发现乳腺癌的特征性改变,为临床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参考文献[1]陈德•彩超在乳腺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8):1328-1329.[2]曹燕,孙萍•乳腺癌的彩超特征性改变[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2):1914-1915.[3].+:福明,衷爱华•彩超诊断乳腺癌的临床应用分析[J]•河北医学,2011,17(3):370-372.[4]沈松杰,孙强,徐雅莉,等•乳腺癌常用早期诊断方法的比较研究[J]•中华肿瘤杂志,2012,34(1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