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异构想】—诗歌鉴赏中的问题及诊断矫正案例—杨继生

【相异构想】—诗歌鉴赏中的问题及诊断矫正案例—杨继生

ID:43999970

大小:2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7

【相异构想】—诗歌鉴赏中的问题及诊断矫正案例—杨继生_第1页
【相异构想】—诗歌鉴赏中的问题及诊断矫正案例—杨继生_第2页
【相异构想】—诗歌鉴赏中的问题及诊断矫正案例—杨继生_第3页
【相异构想】—诗歌鉴赏中的问题及诊断矫正案例—杨继生_第4页
资源描述:

《【相异构想】—诗歌鉴赏中的问题及诊断矫正案例—杨继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相异构想】一诗歌鉴赏中的问题及诊断矫正案例一杨继生编辑:于娟【案例描述】诗歌鉴赏不但能提高人们的文学审美情趣,而且能培养人们的良好文化涵养,所以t1993年诗歌鉴赏在高考试题屮出现以来,就深受广大屮学语文教师好评。但由于考生文化底蕴薄弱,诗歌鉴赏题的得分率一直偏低。以前诗歌鉴赏的复习,往往强调指导学生认真分辨题型、明确试题选项常见的错误方式、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等。2002年高考的诗歌鉴赏题打破以往客观选择题的命题方式,以主观表述的形式考察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这种命题方式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诗歌鉴

2、赏的难度。而对新的题型和要求,怎样才能在平时的语文教学屮捉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在考场上圆满完成诗歌鉴赏的答卷呢?例如下面这道题就暴露了学生在诗歌鉴赏方面的诸多问题。贺新郎•别友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人有病,天知否?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愁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注:①一九二三年四月,湖南省长赵恒惕下令通缉“过激派”毛

3、泽东。毛离开长沙去武汉,转上海,然后赴广州参加六月的中共三大,直至二四年秋才回湖南搞农运。这首词是与妻了杨开慧分别时所作。②翥(zhu):奋飞。问题:题目若改为《贺新郎•别友》,你认为可以吗?请阐述理由。(5分)得分情况示例:1分:不可以。因为当时毛泽东受到通缉,如果他写的是“别妻”,而非“别友”,他的妻子就会被抓起来。2分:我认为不可以。因为在毛泽东把杨开慧看成是革命战友,而不仅仅是妻子。3分:我认为不可以。文中不仅表达了要与妻子分别的愁苦,还表館了毛泽东决心献身于革命的雄心壮志,表现了毛泽东的深明

4、大义,豪情壮志。【诊断分析】均分仅为3.6,得分率为53.0%。学生不能深入诗歌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只停留在了浅阅读的层次,脱离注解、背景介绍等,没有系统的答题的思路和方法,抓住个别词语想当然的理解,所以失分较为严重。70%的学生认为题目“别友”体现出毛泽东把妻子看成是口己的知己,朋友,但并未表明是“革命战友”;25%的学生能根据选择题的选项分析出“别友”也体现出毛泽东献身革命的雄心壮志。4%的学生能分析出这首诗表达出的对妻子的离别愁苦。只有极个别学生能分析出昂扬的革命激情才是此诗表达的主旨。【实施方法

5、】一、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能力高三学生或多或少掌握了一点诗歌鉴赏的技巧,但看不懂诗歌,还是于事无补,所以捉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捉上了日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适当地阅读课外的诗歌,体会优美的语言,如画的意境,品味诗歌或凝练或间远或含蓄或空灵或雄壮的美,领会诗人的情怀,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提高了他们的鉴赏诗歌的综合能力。对于高三的学生来说做题固然重要,但过犹不及,如果两者同时进行,双管齐匚我想效果应该好得多。另外,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有赏析的诗歌,进行适当的分类,如山水田园诗、边塞诗、咏物诗等,学生看了之后,可以

6、了解并掌握一些常用的表现手法和思想感情。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学生诗歌鉴赏的综合能力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二、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诗歌感兴趣,那么就会像香菱学诗那样抱着极大的热情专注于诗歌,咬文嚼字,细细品味,这对于培养理解诗歌能力冇很大帮助。高三学习紧张,怎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兴趣?活动单的推行,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他们自主学习共同合作、交流、探讨诗歌,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冇了兴趣,也就事半功倍了。如李商隐的《端居》(“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7、)有这样的题目:有人认为第二句也可说成“只冇空床对素秋”,你是怎样认为的?我把学生先分成小组,再把赞成“敌”的分为一组,赞成“对”的分成一组进行辩论。为了证明自己,学生们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各抒己见,一方讲罢,另一方辩驳。学生甲说:“对”突时了“空床”与“索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学生乙反驳:“敌”不仅指默默相对,更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学生丙补充:“敌”更能表现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寂寥凄怆Z情。整个课堂,场而热烈,气氛达到高潮。三、培养学生关注育象的能力意象是诗

8、歌的组成五位,通过意象可以掌握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尤其是写景诗更是景情境的结合如“唯有南來无数雁,与明月,宿芦中”这一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诗人用“南雁”“明月”“芦苇”三个意彖营造了色彩暗淡凄、凉冷清的意境,表达了诗人的亡国之痛和漂泊悲苦之情。而且在我国诗歌屮,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如:李片《春夜洛阳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落满城。今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