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诗歌鉴赏中的问题引领

谈诗歌鉴赏中的问题引领

ID:14103291

大小:2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6

谈诗歌鉴赏中的问题引领_第1页
谈诗歌鉴赏中的问题引领_第2页
谈诗歌鉴赏中的问题引领_第3页
谈诗歌鉴赏中的问题引领_第4页
谈诗歌鉴赏中的问题引领_第5页
资源描述:

《谈诗歌鉴赏中的问题引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谈诗歌鉴赏中的问题引领  语文教学中问题预设的立足点是学生的学,归宿点是学生的思维拓展,通过问题来引领学生的思维,激发智慧的潜能。问题由教师还是学生提出、以怎样的方式提出,这些固然重要,但并不是关键,关键在于体现“问”的必要,将问题的价值最大化。因此,我们要关注问题本身的内在价值,比如,能解决哪个层面的问题,能不能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能否通过问题的引领让学生有所领悟。  一  语文教学中问题预设的基本价值和功用,就是通过问题来帮助学生扫除学习的障碍,以问题解决问题。诗歌鉴赏教学中,语文教师常常会将鉴赏的技巧和术语等不遗余力地讲给学生,

2、学生也是把教师所讲的重难点全部如实地记录下来,可是换了一首诗词依旧不知所云。所以,教师在诗歌鉴赏的教学中,应该通过问题的预设指导学生学会抓住有效信息,解决一些基本的问题。比如:  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金陵晚望  (唐)高蟾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金陵图①  (唐)韦庄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  注①这是一首题画之作,诗人看了六幅描写南朝史事的彩绘,有感于心,挥笔题下了这首诗。  (1)高诗前两句写景,试分析其表现

3、手法和作用。(4分)  (2)高诗说“一片伤心画不成”,韦诗却说“谁谓伤心画不成”,各有何道理?(4分)  (3)两首诗都是怀古咏史诗,表达了怎样的共同主题?(2分)  这组比较阅读题学生得分很少,主要是对第一首诗不理解。讲评时,可以预设这个问题:从题材上看,这是一首表现什么内容的诗歌?部分学生做诗歌鉴赏题,忘记了文本和题目的统一性、互补性,借此问题让学生关注第(3)个题目,从而明确这两首诗是怀古咏史诗。第二个问题是:其中的“古”、“史”指什么?引导学生关注高诗标题“金陵晚望”。金陵是六朝古都,南朝的宋齐梁陈都以此为都,极尽奢靡而又极

4、其短暂。第二首《金陵图》直接写出了“南朝”便是点明此意。第三个问题是:金陵晚望中望到什么?用诗中的两个字概括一下特点。让学生扣住“落日”,体会落日、夕阳、晚照在古诗中多比喻国势衰微、人生失意、时过境迁、游子孤独无依等情感。找到“伤心”二字,整首诗大意便明了了:诗人身处唐时,晚望六朝古都金陵,所见之景为体现国运衰微的落日等伤心之景,怀古内容隐于伤今之意中。  二  问题引领更重要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思维。从本质上来说,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培养人思维的过程。针对学生的错误答案设置问题,让回答错误的学生重新思考,其他学生进行辩驳,从而让学生自己分

5、析出原因。通过问题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更高、更深、更广处。比如:  春思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解读这首诗时,不少学生将主旨定位在伤春惜春。讲评之时,教师提出问题:有同学说,这首诗的主旨是伤春惜春之情,请谈谈你的看法,并阐述理由。学生错误的理解,在课堂上让其他学生点评,让自己再次思考,让思维在问题和思考中得到激发。伤春惜春,所指大体为春意阑珊,落红让人心生怜惜,使人感受到美好事物的消逝,从而产生人生韶华易逝的感慨。本诗中,草色之青青,柳色之黄,桃花烂漫李花芬芳,便知是春光大好。“

6、春思”是纵然在美好的春光中仍然排遣不去的、与日俱长的愁恨。再如:  雨雪曲  卢照邻  虏骑三秋入,关云万里平。  雪似胡沙暗,冰如汉月明。  高阙①银为阙,长城玉作城。  节旄②零落尽,天子不知名。  注:①高阙:指长城两边的山。②节旄:符节装饰的牦牛尾,此指唐军旗帜。  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虽然学生看懂了“节旄零落尽”是战争惨烈且战败了,但是“天子不知名”却犯难了。学生有如此解读的:卢照邻是初唐的,怎么可能战败?“天子不知名”是指战败了,改朝换代了,不知道下一个天子的名字。针对这个学生的解答,让其他的学生来纠正。大家认

7、为:初唐未必无败战,不能想当然,无限放大时代背景。即使是和敌虏在边塞激战并且战败,初唐也未必更换天子啊。一个一个问题得到学生自己的解答,最终确定了是天子不知道这些为国捐躯的将士,表达的是作者对边关将士功名不被天子所知的不平。  三  诗歌鉴赏中,问题引领最本质的指向是悟性。诗歌的悟性生于修炼,这种修炼不完全是炼字、炼意、炼句等诗内功夫,更多的是陆放翁所谓的“功夫在诗外”。所以,在诗歌鉴赏课堂教学中,也应该通过问题的引领,让学生诗情多一些,悟性更高一些。比如:  秋思赠远  王涯  当年只自守空帷,梦里关山觉别离。  不见乡书传雁足,唯

8、看新月吐蛾眉。  “当年只自守空帷,梦里关山觉别离”包含两重对比,请具体说明。(4分)  本题得分学生甚少。结合秋思赠远、乡书、关山等词,便可把握本诗是征夫思家主旨。问题引领:“觉”为何意?现实是分离的,那梦里会如何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