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628844
大小:299.82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9-07-07
《结合08高考诗歌鉴赏谈如何读懂诗歌的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悟于心则敏于言——结合08高考诗歌鉴赏谈如何读懂诗歌的问题、看标题,抓住灵魂诗歌的标题往往是这首诗的中心与灵魂,它包含了诸多的信息,标题可以概括作品的主要内容、奠定作品的感情基调、揭示诗歌的类型等。阅读时注意将诗句的内容与诗歌标题结合起来理解对理解诗意有着相当大的帮助。例如读张继的《枫桥夜泊》,根据“夜”字可推知诗歌所描绘的为枫桥的夜间景象,“泊”字可知诗歌表现的是一种羁旅情怀。据此诗歌的内容与情感就可大体得到把握。海南、宁夏卷:题李世南画扇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如果只看正文可能会以为诗歌描写了乡村野外的自然风光,但看了题目
2、之后,才会明白这是一首题画诗,描写的是画面图景而非眼前实景。明白了这一点就会自然想到诗歌中“潺潺水声”、“瑟瑟秋风”、“寺庙钟声”、“知村近”、“觉寺深”等描写应是诗人的想象与联想,诗人运用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由画内想到画外,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巧妙的是这一理解与本诗第二题的鉴赏要求不谋而合了。二、懂作者,知人论世要真正读懂一首诗,必须知人论世。读诗时,必须注意诗人的遭遇、境况,注意诗人所处朝代的国势、朝政等方面的问题。知道了人与世,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这方面的信息有的诗歌考题会提供相关的注释,有的属于名家名篇的则不再加注,需要从平时积累的知识中回忆提取
3、。全国Ⅱ卷:春日即事李弥逊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有了这一介绍,对诗歌情感的把握就容易多了。不难看出诗的一、二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籍,从这些凄凉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愁绪。三、四句写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他只得在归鸟的鸣叫声中,关上了自己的家门,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叹。这正是作者因反对秦桧而被免职后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诗人真
4、正是触景生情,情由景生。驿外断桥边,寞寂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陆游借咏梅来表达自己坚定不移的爱国立场和政治节操。主席写梅花的美丽、积极、坚贞,不是愁而是笑,不是孤傲而是具有新时代革命者的操守与傲骨。三、读注释,把握背景诗歌的注释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些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其意境;有些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对这一内容读诗时一定不能忽略。福建
5、卷绝句漫兴九首(其三)杜甫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注]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杜甫一生漂泊不定,居无定所,寓居成都的一段时间应是他生活比较安定的一段时期,他的心情也较愉悦,此时他的诗歌流露出的大多是喜悦的情感。据此可以推知:此诗描写燕子、飞虫透露出的应是诗人在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和悠闲之情。湖北卷:临江仙侯蒙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方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注:“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
6、,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结合背景资料,“无端良匠画形容”是作者戏称画他形貌的人为“良匠”,能机智地应对别人的嘲讽可以看出他幽默诙谐的性格;别人把他的形貌画在风筝上送入天空,他不自卑,而是想像成去“蟾宫”折桂可看出他的乐观自信;“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几人平地上,看我碧宵中”两句表现出的则是他高远的志向。轻薄少年原想嘲笑侯蒙却不料作者因势利导,托物言志,借此表达了自己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不知轻薄者看后有何感想。四、知意象,体味情感意象是诗中倾注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景物。诗歌借助意象来
7、表情达意。诗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解读诗歌就要用心去把握蕴含于“山”“水”中的情意。江苏卷: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对这首诗的结句学生大多不能理解它的意思,这主要原因就是对“浮云”、“日”这两个意象没能掌握。在古诗中“浮云”一般象征奸佞势力,“日”可象征帝王。“浮云蔽日”这一意象组合,诗人是借自然现象来比喻社会现实,表达的是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奸邪为非作歹,贤者不得任用的意思。明白了这一点,鉴赏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五、懂典故,释疑解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