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998489
大小:84.21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0-17
《《论文_课堂学生活动设计的有效教学策略(定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05年金国高川化学教学研讨会(华北区)推荐论文课堂学生活动设计的有效教学策略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化学教研室任宝华课堂学生活动设计的有效教学策略任宝华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化学教研室100089论文摘要:课堂学生活动设计的有效教学策略有:1・学生活动可以是探究活动,也可以是深入思维的讨论活动;2.学生能完成的,要设计成活动让学生完成;3.设计的学生活动要符合学生的实际;4.设计的学生活动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5.在设计学生活动时,教科书是学习资源之一;6.设计的学生活动要环环相扣;7.学生活动
2、要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的主动性;8.让学生活动“最大限度”地被用到;9.学生活动要多样化;10.设计课堂学生活动时,要粗化教的过程,细化学的方式。关键词:课堂学生活动设计原则有效教学策略教师在课堂上实施具教学设计时,常常会出现三种现象。第一:教师以讲解为主,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是听讲、记笔记、凹答老师的问题,非常单调,半节课后,多数学生无精打采,造成课堂气氛沉闷;第二:教师过度关注自己教的过程,而忽视学生的实际问题,当学生已经有了很好的问题出现时,教师为了不偏离自己的设计主线,往往把学生的思维活
3、动“强拉”回来,而失去了一次很好的因势利导、针对学生问题进行教学的机会;第三:学生的学习方式混乱而无效,如“对于某些校容易的问题,教师让学生小组讨论;对于某些较难回答的问题,教师又让学生口己思考”等。出现这三种现象的原因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过于详尽地策划了自己教的过程,而忽略了学生学的过程。教师设计课堂的学生活动,使学生通过学习过程,获得丰富的体验;同时也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而教师们Z所以较少的设计学生活动,开展学生活动,是因为他们在这一领域还缺少有效的教学策略。一、课堂学生活动设计的总原则1
4、.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或者合作学习获得的知识,教师决不包办代替、越俎代庖,以自己教的过程代替学生学的过程;学生自己深入学习有困难的内容,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搭个台阶,让学生试着学或者通过小组讨论,用集体的智慧攻克难关;对于更难的内容,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完成,尽管如此,也要建立在学生先前经验的基础上,以减少学习的难度。2.设计学生活动,满足学生作为学习考的需要。学生有四个方而的需耍。第一:探究的需要;第二:获得新的体验的需要;第三:获得认可与欣赏的需耍;第四:承担责任的需耍。设计学生活动,意味着尊重和关注
5、学生的需要。二、课堂学生活动设计的有效教学策略1.学生活动可以是探究活动,也可以是深入思维的讨论活动;学生活动可以是一节或若干节课的人的活动,也可以在一节课内有若干个小的活动。探究学习活动往往容量比较大,学生活动的内容也相当丰富,所需要的时间往往比较长。而课堂上深入思维的讨论活动容量相对较小,所需耍的时间则比较短,在一节课内可以有若干个小的活动。比如阜城路中学的潘广平老师在讲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时,有四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是创设情境,提出有驱动性的问题或任务,引发学生思考,然后师生交流,教师再给以及时的
6、评价与强化。这说明在课堂上的学生活动,不一定非是一个大的完整的活动,可以是若干个小的活动彼此相联。学生通过口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完成学习任务。1.在教学设计时,学生能完成的,要设计成活动让学生完成。例如在氧化还原方程式配平这一教学内容中,教师们习惯先带着学生配一个方程式,然后总结出配平步骤,再让学生做若干练习,边练习边总结配平技巧。这是传统的方法——教师教方法,学生学方法。那么教师不教方法,学生能不能学会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在高一学生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做了如下尝试。教师给出一个反应:SO2+
7、H2S——s+h2o,并提出要求:“不能只用观察法,而要用氧化还原的定量规律——化合价升高、降低的总价数相等,来配平这个反应。小组讨论,找岀配平的方法。”学生四人小纽讨论,教师在各纽之间倾听,当有多个组能够有初步思路时,教师请齐组学生开始交流。结果证明并不是必须教师教方法,学生才能学会。学生所找出的方法可能还没有清晰的步骤,缺少理性的反思与总结。这时教师的经验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升华,使学生在自己找到方法Z后,发现教师能精炼地点岀关键Z处,学生对学习会有一种满足感。因此给学生一个学习的过程,学生在这一过
8、程中获得了新的体验,学生自己找方法的过程对于他的学习更有意义。2.设计的学生活动要符合学生的实际。(1)创设的情境要建立在学生己有知识的基础上。任何活动都把学生以往的知识当成“一张口纸”,假设学生一无所知,这不符合学生的实际。学生具有一•定的学科知识和生活经验,任何学生活动,都要激活学习所必需的先前经验,温故而知新,承前而启后,使学生的学习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这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在创设问题情境时,那些和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有一定联系,学生知道一些,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