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史课件1

中外教育史课件1

ID:43971274

大小:1.59 MB

页数:43页

时间:2019-10-17

中外教育史课件1_第1页
中外教育史课件1_第2页
中外教育史课件1_第3页
中外教育史课件1_第4页
中外教育史课件1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外教育史课件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六章近代资产阶级的教育理论第一节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第二节洛克的绅士教育主张第三节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第四节赫尔巴特的传统派教育思想、教学目标1、理解夸美纽斯的重要教育思想,了解其对教育的重要贡献和历史地位。2、了解洛克绅士教育理论的目的、内容、方法。3、了解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体系。4、理解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体系,明确传统教育学的形成的基础和理论特点。第一节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夸美纽斯(1592~1670),捷克教育家,处于西欧逐渐向资本主义过渡的时代,也是宗教改革后的战乱时代。世界观:体现出人文主义、唯物主义感觉论以及民

2、主主义的进步倾向,同时也保留有大量宗教唯心主义的成分。代表作:《大教学论》(1632)《母育学校》《泛智学校》《世界图解》《人类改进通论》等。夸美纽斯工作像夸美纽斯教育思想泛智论1、指导思想适应自然原则2、教育作用和目的3、学校体系和普及教育4、教学理论“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使人获得“真正的知识,高尚的行谊和最深刻的虔信”——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第3页,2页),夸美纽斯所设计的学校制度体系第一阶段:0~6岁婴儿期母育学校   第二阶段:6~12岁儿童期国语学校   第三阶段:12~18岁少年期拉丁语学校  

3、 第四阶段:18~24岁青年期大学与旅行第二节洛克的绅士教育主张约翰•洛克(JohnLocke,1632-1704)是英国资产阶级唯物主义的哲学家、政治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写的《教育漫话》一书,从理论上为英国的“绅士教育”提供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洛克的绅士教育的渊源“绅士”是当时英国资产阶级与贵族的联合专政所需要的一种典型的统治阶层人物,是资产阶级化的贵族,也是贵族化的资产阶级分子。绅士教育理论1、教育目的与作用2、教育内容与方法体育德育智育绅士应具有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等品质。绅士的基本特征是:(1)具有精明的处理事务的才

4、干,善于赚取财物,从而使自己得到幸福。(2)具有德行和勇敢精神。(3)懂“礼仪”,具有文雅风度。第三节卢梭的教育思想卢梭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著名思想家,反封建的勇猛战士。卢梭像教育代表作是《爱弥儿》,在书中,卢梭对摧残儿童身心的封建制度和封建教育作了猛烈的抨击和无情的揭露,阐发了他提出的教育思想。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1、自然教育目的2、自然教育内容2、自然教育原则3、自然教育方法维腾贝格的卢梭纪念馆第四节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赫尔巴特(JohannFriederichHerbart,1776—1841)是德国的著名哲学家、心

5、理学家和教育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儿童管理教学理论训育教育目的赫尔巴特旧居1、教学目的2、兴趣与课程3、形式教学阶段论4、教学方法5、教育性教学原则第五节蔡元培的民主教育思想学习目的:1、理解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2、了解北京大学的改革实践一、生平及教育活动蔡元培先生,号孑民,民主革命家、思想家、教育家、现代中国知识界的卓越前驱,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奠基人。一、“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1912年蔡元培发表了《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并

6、举的教育思想。军国民教育即体育,目的是培养国民强健的体魄,强兵自卫,抵御外侮;实利主义教育即智育,目的在于国富民强;公民道德教育即德育,目的在于防止出现智欺愚、强凌弱、贫富悬殊现象,是军国民教育和实利主义教育的根本;世界观教育是蔡元培的首创,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有远大的目标和高远的见识,是教育的最高境界;美感教育即美育,目的在于陶冶性情,使人具有高尚的情操和美好的情感。二、改革北京大学,实践大学教育思想1、明确大学的宗旨,扭转校风大学是“研究高尚学问之地”2、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3、教授治校,民主管理”体制4

7、、学科与教学体制改革1.突出文理学科,改变“轻学重术”的思想2.沟通文理,废科设系3.改年级制为选科制(学分制)招收女生实行旁听生制度创办平民学校和夜校。三、教育独立思想1922年蔡元培在《新教育》上发表《教育独立议》一文,基本观点是:教育经费独立,教育行政独立,教育学术和内容独立,教育脱离宗教独立。1、杨贤江(1895—1931):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和青年教育家。他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明了教育的本质,认为教育是社会的上层建筑之一,它与法律、政治、宗教、艺术、哲学等观念形态一样,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取决于经济

8、基础,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是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经典论断,是对我国当代教育理论的一大贡献。杨贤江对教育本质问题的具体分析如下:(1)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实际生活的需要,如获取生活资料的实用教育和安慰精神的宗教教育;(2)私有制的产生导致教育“变质”。教育在原始社会是“全人类的”,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出现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