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花美人蕉种子脱毒组培快繁技术探究

大花美人蕉种子脱毒组培快繁技术探究

ID:43958468

大小:58.3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17

大花美人蕉种子脱毒组培快繁技术探究_第1页
大花美人蕉种子脱毒组培快繁技术探究_第2页
大花美人蕉种子脱毒组培快繁技术探究_第3页
大花美人蕉种子脱毒组培快繁技术探究_第4页
大花美人蕉种子脱毒组培快繁技术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花美人蕉种子脱毒组培快繁技术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大花美人蕉种子脱毒组培快繁技术探究摘要脱毒的大花美人蕉种子为外植体,采用不同的消毒时间及不同的培养基、切割方法等研究美人蕉的组织培养,结果表明:美人蕉种子消毒时间在5月较12月萌发率要高30%-40%;BA浓度适度的提高,有利于侧芽的分化;糖浓度对芽的分化生长有重要影响。通过不同的试验观察,发现其中使用的3个配方:MS+2mg/LBA+8mg/LKT+0.2mg/LNAA,MS+8mg/LBA+2mg/LKT+0.2mg/LNAA,MS+8mg/LBA+0.1mg/LIAA+6%糖,能较好地诱导分化丛生芽,植株生长比较稳定。关键词花美人蕉;种子脱毒;组培快繁中图分类号S682

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2)16-0178-01大花美人蕉(Cannageneralis),又名红蕉昙花,原产于南美及亚洲的印度等地,为美人蕉科美人蕉属多年生草本,具肉质粗壮根茎。花瓣质地轻柔,直立而不反卷,叶丛高大、浓绿,花色艳丽,宜作花镜背景或花坛中心栽植,也可丛植于草坪边缘或绿篱前,展现其群体美,观赏性强。连续的营养繁殖,易使病毒迅速传播,受病毒侵染的植物全身终生带毒,目前尚无药物可治愈[1-2]o国内外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培育无病毒苗,为加快大花美人蕉的无病毒化栽培繁殖速度,笔者于2006-2008年进行了该品种的脱毒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3、,采用现代生物技术方法对美人蕉种子进行脱毒,再用组织培养法获得无病毒种苗,进一步建立无病毒种苗无性系并进行快速繁殖,可迅速获得大批量优质、无病毒美人蕉种苗,从而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美人蕉花叶病防治等问题。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美人蕉种子:从日本淤井种苗公司(Takii&Co.,Ltd.)购进,挑选颗粒饱满、无病虫害、表面光滑的美人蕉种子,将材料在流水中冲洗干净,放置于烧杯中待用。培养基与激素:MS培养基、1/2MS培养基、pH值5.6,2%~6%糖、8mg/LKT、0.1~8.0mg/LBA、0.1~0.5mg/LNAA、0.1mg/LIAA.结冷胶、琼脂粉、肌1.2消毒处理

4、分2次进行消毒处理其中一部分于2006年5月进行消毒处理开始试验;剩余的冷藏处理,待2007年12月进行消毒处理开始试验。1.3消毒方法将超净工作台及无菌工作室的紫外灯打开,照射20min后关闭紫外灯。操作前10min打开超净工作台,首先用70%酒精擦拭工作台面及接触器皿和双手,将解剖刀、剪刀、镶子放于95%酒精中浸泡2min后取岀,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灭菌后备用。种子经水洗后,浸泡30min,然后用75%酒精消毒30s,经过无菌水清洗,再放入0.1%升汞中消毒7~8min浸泡时用镶子轻轻搅动,使其与灭菌液有良好的接触。最后用无菌水清洗4〜5次,接着把接种的培养瓶口在火焰上灼烧

5、灭菌,然后将消毒后的种子置于培养基中,盖紧瓶盖,将接种瓶放入培养室内培养,记录观察种子萌发状况[3・4]。1.4培养条件培养温度(28±2)°C:相对湿度70%~80%;光照强度为1500lx,光照时数10h/do2结果与分析2.1不同时间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消毒接种后,1周左右种子便开始萌发,根先出芽后生长。第1批种子(2006年5月消毒)萌发率很高,达到90%以上;而第2批种子(冷藏后于2007年12月消毒)的萌发率明显下降,只有50%~60%。岀现此差异可能是与种子在冷藏过程中酶活性的下降有关。在萌发的种子中,有部分种子不发育成芽,因而不能形成完整的植株;这种现象在第2

6、批处理的种子中尤为明显,而且芽萌发状况不整齐,有的甚至需要2个月才形成完整植株。2.2激素对大花美人蕉种子培养的影响将完整的萌发芽去根后转接在MS+0.1mg/LBA培养基中,植株生长正常,有大量的根系生成,但没有萌发侧芽,每4周转接1次,连续进行5次后,BA的浓度加至1-8mg/L,并添加了IAA、NAAO试验发现,在BA浓度较低时,生长性能改变不大,无侧芽萌发,即使偶尔有2~3个侧芽的萌发,但在下个转接周期中同样没有新芽的生成;当BA浓度为8mg/L时,有侧芽萌发的植株明显增多,其中部分植株在下个生长周期中仍表现出有侧芽萌发的现象。从以上试验可以看出:BA在一定范围内适度

7、浓度的提高,有利于侧芽的分化,但是BA浓度的极限值,还有待做极端的试验进行比较确定。按科学理论来推测,BA浓度并非越高越好,高浓度的BA反而会使分化率降低,芽体长势细弱[5-6]oIAA、NAA对植株生长的影响不是很明显,KT还有待进一步试验2.3糖对大花美人蕉种子培养的影响在生产培养中,发现有些芽在转接后叶片发褐,呈水浸状死亡,有时甚至会影响到芽心,导致材料死亡,在调整糖的浓度后,这种现象有所好转。说明糖浓度对芽的分化生长有重要影响。2.4肌醇对大花美人蕉种子培养的影响对于肌醇是否有利于植株的生长,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