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951737
大小:2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7
《谈初中语文探究性试题的编制与解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谈初中语文探究性试题的编制与解答江苏金上云市华罗庚实验学校张和忠(213200)“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在新课程标准中己明确提出来了。2002年中考,常州市首先在语文试卷上出现了“探究”立意的能力题,这种创新的试题是对原有的考试形式的一•种挑战,是对教师的教学观念的一种挑战,是对学生学习方式的一种挑战,这对考试改革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和导向作用。语文的“探究”题如何编制呢?课程标准中有关“探究”一词的出现是这样的: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或其它成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牛,而是学牛口己在教师指导下口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
2、结论的过程。“探究”在《现代汉语词典》上是“探索研究”“探寻追究”的意思。因此要考虑让学牛探索什么,怎样探寻,最后可获得什么结果。可见,编制这种试题应遵循三大原则:有问题可发现,有问题可探究,有问题可得结论。有问题可发现。即试题所提供的材料或创设的情景,必须让学生可以发现问题,而这些问题乂应当是与学生有联系的,这里的联系是指与学生的己有知识和生活经历是同步的,还要考虑学生的层次,要能够“深其深,浅其浅”,即深者深求,浅者浅求,就是人人都可以从材料或背景中有所发现。例如:试题如下:以小记者的身份,去采访班上一名曾在作文竞赛中(
3、或其他竟赛)荣获奖项的同学,请你拟一个可行的采访计划。如果这道题去考查初一学生,虽联系了学生生活,但脱离了学生的知识;初二年级已学过新闻的有关知识,如果创设这样的情景,就既注意了学牛的知识水平,乂注意与学牛牛活联系起来,学牛就有可能很好的完成,更主要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思考理解,自己的设想构思,自己的知识技能,设计一个自己认为最佳的方案。浅者至少可以明确采访对象,采访tJ的,采访内容;较深者,不仅可以设计以上这些最基本的内容,还能增加采访的人致思路;深者,更会详细设计出采访中可能遇到的困难,解决的方法;设计出采访中需要向采
4、访者提出的主要问题等较为详细的方案。有问题可探究。即所提供的材料或创设的情景,能引起学牛的思考,能激发学牛的求知欲與,值得学牛去探寻研究。这里的“引起”“激发”“值得”,就是指问题有探讨的价值,亦即有一定的意义。或是对牛活的感悟,或是对知识的探寻,或是对人牛的思考,或是对热点的追寻,或是对盲点的深思,或是对趣点的寻访。材料或背景要能联系补会,联系科学,联系生活,联系学习。例如,试题如下:请根据以下两则材料,谈谈你的发现。①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这样写道:“予独爱莲Z出淤泥而不染,濯淸涟而不妖。”②朱熹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5、”这既是对知识的探寻,也是对牛活的感悟,更是对人牛的思考。两则完全相反的材料,同时揭示人与自然的关系,关键是你被环境同化还是你在为改变环境而努力,这值得每个人去思考、探索,认识到了这一点,出题者的目的也就达到了。有问题可获结论。探究题不同于以往一般试题,它在于激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创新,放0学生个性,展示学生才华。同时也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信息,矫正教学。因此,必须从发现问题入手,继而一步步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获得解决问题的结论,这样才符合学牛学习的一般认识规律。如果所设置的材料或创设的背景,虽有问题可以研究,但问题
6、无边无际,学牛无从下手去探究,就不可能追寻到结果,也就无法起到检测的作用。例如:试题如下:阅读下列材料,从中你有什么发现?写出你的探究的结果。材料(1)好些年前在西藏枪杀、乱逮野牛动物是不受法律惩罚的,当年可可西里举口可见的藏羚羊、野马、野驴、雪鸡、黄羊等已成风毛麟角了。材料(2)藏羚羊为我国特有的珍贵濒危动物,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栖息在西藏等高原地带。喜群居生活,性怯懦机警,常出没在人迹罕见的地方。材料(3)近儿年来,武警官兵保护可可西里牛态环境打响了艰苦的保卫战……如今,在可可西里的青藏公路沿线,藏羚羊、藏野驴、野
7、耗牛成群结队,不时向过路车俩鸣叫相迎,挥蹄致意。这三则材料是说:①藏羚羊原来没有受保护,已被枪杀、乱逮所剩不多了。②藏羚羊生活习性也可改变。③武警官兵己开始加人力度保护藏羚羊等野生动物。这三则材料可以引起这些思考:藏羚羊为什么越来越少?藏羚羊胆怯的习性能否改变?保护藏羚羊的办法在哪?由材料③可得出这些结论:政府加人了保护力度;群众提高了觉悟;藏羚羊的数量增加了;藏羚羊的习性已在改变。假如把材料(3)去掉,要探究结杲,就只能是无意义的瞎想。如何解答探究题呢?根据探究题编制的基木规律,我认为其基本方法应当是:细读材料,明白是什么
8、——读懂材料,思考为什么——归纳材料,明确怎么办。细读材料,明白是什么。即要求考生首先应当仔细阅读材料,概括所提供材料的大意,明口所给材料的意义。例如,试题如下:综合下面有关资料,从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用简要的语言加以表达。材料①1994年,我国人口为5.4亿,到2000年则增长为12.9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