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剖宫产术中子宫捆绑术15例临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剖宫产术中子宫捆绑术15例临床应用作者:王翠俐单位:公主岭市屮心医院妇产科,吉林公主岭136100【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术中子宫捆绑术对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岀血的治疗价值。方法:对行剖宫产术发生产后岀血59例,其中15例施行子宫捆绑术,观察其止血效果。结果:取得了良好的止血效果,保留了子宫,保留了生育能力。结论:子宫捆绑术对于治疗难以控制的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治疗措施。【关键词】子宫捆绑术;产后出血;剖宫产术;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是产科的严重并发症,也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么一。产后出血死亡者占31.2%,居第一位。因此
2、,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防治产后岀血是产科工作者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而产后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据统计,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率高达19.8%0在剖宫产率普遍增高的情况下,针对剖宫产术中产后岀血的防治措施不容忽视。我院对剖宫产术中发生宫缩乏力性大出血的15例患者采用子宫捆绑术,取得良好的止血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产科于2005年5月至2009年3月行剖宫产术发生产后出血者59例,其中15例施行子宫捆绑术。年龄20〜30岁4例,31〜35岁6例,>35岁5例;妊娠次数≤2次4例,3〜4次8例,&g
3、e;5次3例。巨大儿3例,双胎2例,胎盘植入1例,胎盘粘连2例,前置胎盘4例,瘢痕子宫3例。1.2治疗方法:在施行子宫捆绑术前,均采用一系列止血方法:按摩子宫,宫缩剂止血,10%葡萄糖酸钙静脉注射促进宫缩,卡列前酯lmg含服或米索前列醇400μg肛塞。同时补充血容量,抗休克治疗。观察10〜20min,出血仍无法控制则实行子宫捆绑术。1.3手术方法:将子宫置于腹壁外,清除宫腔积血,术者先以双手加压按摩子宫,继而以1/0可吸收线于子宫下段切口右下缘下方3cm,并距右侧缘3cm处垂直穿入子宫,依次穿透子宫浆膜层、肌层和黏膜层,并在宫腔内
4、向上走行,于子宫切口右上缘上方3cm,并距右侧缘4cm处出针,依次穿透子宫黏膜层、肌层和浆膜层在子宫体表面拉紧可吸收线,越过子宫底部,并压在距右侧宫角约3〜4cm的子宫底处,向后绕到子宫后壁与前壁出针处相当部位,自右向左,由处向内斜方进针,并依次穿透子宫浆膜层、肌层、和黏膜层。再于宫腔内水平走行至左侧子宫后壁相当部位由内向外出。反向处理同右侧。最后,小心、缓慢、逐渐地拉紧可吸收尾线,同时助手于子宫外加压,使子宫呈一纵向压缩状后打结5次。血止后缝合子宫切口。观察30min子宫收缩及出血情况,必耍时可以延长观察时间。1.4疗效判定:术后2h
5、评估:①有效:子宫收缩良好,出血停止,血压逐渐上升,尿量正常。②无效:子宫收缩差,继续出血,血压持续下降,少尿或无尿。2结果15例经子宫捆绑后,均有效止血,血压上升,尿量正常。无一例因发生继续出血而切除子宫。术屮及术后输血共11例,输血量400〜1000ml,无一例并发症发生,腹部切口愈合良好。3讨论3.1对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处理,常用的方法有:按摩子宫,宫缩剂的使用,宫腔纱布填塞术,结扎骼内动脉,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必要时行子宫切除术。而在结扎子宫动脉时,操作不慎可能误伤子宫血管及输尿管,存在一定风险,而许多医院又不具备栓塞设备,无
6、奈于无法控制的宫缩乏力性大岀血患者,施行子宫切除术,以抢救患者生命。3.2子宫捆绑术是在子宫前后壁缝扎加压子宫,其作用机理:使子宫呈纵向压缩状,交织于肌纤维间的子宫壁间血管被有效挤压,血窦被动关闭而止血。该方法简单易行,安全有效,可靠持久。术后无并发症,可能避免子宫切除,有利于保留生育能力。如在早期应用,可以减少输血以及输血带来的输血反应、医源性感冒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其手术技巧:①施术前,先以双手压迫子宫,观察出血,如减少,则使用此术式有效。②进出针位置一定距切口边缘3〜4cm,避免造成组织缺血或撕裂。③子宫前后壁出入针部位相对应,保
7、持前后壁受力均匀,不易撕裂。④打结拉线吋,应缓慢渐进,均匀有力,助手可以帮助按压子宫。⑤结扎松紧适度:太紧影响血液循环,造成组织缺血、坏死;太松则起不到止血作用。以打结后缝线和子宫浆膜间容纳一指为宜。⑥术后需继续观察15〜30min,观察子宫颜色、子宫出血量、生命体征及尿量。总Z,子宫捆绑术对于治疗难以控制的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是一种很好的术式,手术简单易行,保留女性生育能力,值得推广。【参考文献】[1]石光•产科诊疗与手术技巧[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5:233.[2]刘新民.妇产科手术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
8、生出版社,2006:966.[3]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牛出版社,2000:845.[4]张光牙,熊庆.产科急症[M].第3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6: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