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CT诊断-肿瘤医学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CT诊断■肿瘤医学论文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CT诊断郭大鹏1杨君21新疆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CT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8300002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CT/MR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830000【摘要】目的:探析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CT诊断。方法:入选我院2012年9月至2014年5月卵巢卵泡膜细胞瘤患者50例,进行CT检查后经过病理对照,比较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CT影像学特征及病理对照情况。结果:病变位于左侧21例,右侧者29例,肿瘤最大径平均值(12.6±4.8)cm
2、,体积3.5cmx2.9cmx3.3cm-18cmxl4cmxl7cm;肿瘤呈分叶状24例,椭圆形26例;CT显示肿瘤密度不均匀者20例,密度均匀者30例,其中16例显示低密度囊变区。结论:卵巢卵泡膜细胞瘤CT影像学特征可一定程度反映该病的病理改变,有助于临床诊断。关键词临床诊断;CT;病理对照;卵巢卵泡膜细胞瘤卵巢卵泡膜细胞瘤源于卵巢性索・间质细胞,临床不十分常见[1]。卵巢卵泡膜细胞瘤老化时增多其纤维组织,肿瘤中含有纤维细胞及卵泡膜细胞两种成分[2]。近几年,随着微创及介入手术等医疗技术的迅速发
3、展,卵巢各种肿瘤的术前影像学检查及诊断十分关键[3]o本硏究对卵巢卵泡膜细胞瘤进行影像学检查,探析该病的影像学临床特征表现,并进行病理对照,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入选我科室2012年9月~2014年5月卵巢卵泡膜细胞瘤患者50例,W43-71岁,平均年龄(57.9±1.3)岁。临床特征表现:无症状者,体检时发现CA125升高7例,腹部肿块13例;阴道无规则出血15例;腹部自觉腹痛8例,腹胀、隆起5例,下腹部轻微不适2例。进行CT检查后经病理对照,所有患者的平均年龄、性别、病
4、理类型等基线特征大体一致(P0.051.2方法进行CT扫描;肠道准备:常规适量服用等渗水溶液”膀胱充盈过度”纱布填塞阴道。仰卧位,扫描顺序自耻骨联合下缘向上扫描至病灶上缘。耻骨联合至病灶上缘增强扫描。螺距1.0,层距、层厚为5mm,电流300mAs,管电压120kVo应用高压注射器注射1.5ml/kg的非离子型对比剂碘必乐,流速为3ml/se对比剂注入后30s、60s进行动脉期、实质期扫描,局部病灶120s延迟扫描。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手术切除病灶,显微镜下观察组织学形态检查
5、。1.3仪器和试剂德国西门子64排CT机。1.4统计学处理分析采用SPSS14.0软件系统分析所有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X2检验zp0.05则具有统计学差异。2结果手术病理及影像学特征病变位于左侧21例,右侧者29例,肿瘤最大径平均值(12.6±4.8)cm,体积3.5cmx2.9cmx3.3cm-18cmx14cmx17cm;肿瘤呈分叶状12例,椭圆形14例,边界较清晰,周围可见假包膜或包膜。CT影像检查特征:肿瘤密度不均匀者20例,密度均匀者30例,其中16例显示低密
6、度囊变区;进行扫描增强均为不均匀强化,动脉期肿瘤强化均不显著,延迟期及静脉期强化程度逐渐增强,肿瘤周边及内部可见强化小血管影5例。病理学诊断:诊断为典型的卵泡膜细胞瘤13例,由类似于卵泡膜内层细胞的瘤细胞构成,细胞质丰富,卵圆形细胞核,细胞周围包绕网状纤维;12例确诊为黄素化卵泡膜细胞瘤,卵泡膜细胞内可见黄素细胞;15例确诊为伴少量性索成分的卵泡膜细胞瘤,可见5%-10%粒层细胞;8例确诊为纤维・卵泡膜细胞瘤,肿瘤内部可见纤维成分较多;2例内部可见纤维肉瘤成分,肿瘤主体为卵泡膜细胞瘤。3讨论卵巢卵泡
7、膜细胞瘤主要有恶性纤维肉瘤、交界性的伴少量性索成分的卵泡膜细胞瘤、硬化性间质瘤、纤维瘤、伴黄素化的卵泡膜细胞瘤、良性卵泡膜细胞瘤等类型[4]。本研究典型的卵泡膜细胞瘤13例,黄素化的卵泡膜细胞瘤12例纤维卵泡膜细胞瘤15例,8例确诊为伴少量性索成分的卵泡膜细胞瘤2例为恶性纤维肉瘤。该肿瘤可岀现于任何年龄段,高发年龄为绝经后患者,有研究报道,10%卵巢卵泡膜纤维瘤患者低于30岁,临床无显著症状z多体检中偶然出现。卵泡膜细胞瘤的主要组成成分为纤维母细胞及卵泡膜细胞,其中卵泡膜细胞富含脂质”其组织学构成可
8、在一走程度于MRI中显示。本硏究结果显示:肿瘤密度不均匀者20例,密度均匀者30例,其中16例显示低密度囊变区;进行扫描增强均为不均匀强化,动脉期肿瘤强化均不显著,延迟期及静脉期强化程度逐渐增强,肿瘤周边及内部可见强化小血管影5例。CT影像学特征表现:(1)肿瘤体积较小时密度多均匀,较大时可岀现条片状低密度影;(2)肿瘤边界清晰的实性肿块多为卵圆形,少数为分叶状,包膜完整;(3)多为单侧发病,少见于双侧[6];(4)CT平扫时肿瘤与子宫肌层相似,增强扫描后大部分肿瘤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