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长教育的迫切性

浅谈家长教育的迫切性

ID:43913805

大小:2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16

浅谈家长教育的迫切性_第1页
浅谈家长教育的迫切性_第2页
浅谈家长教育的迫切性_第3页
浅谈家长教育的迫切性_第4页
浅谈家长教育的迫切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家长教育的迫切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家长教育的迫切性一直以来,大家对教育的热议,往往围绕着中国教育改革的问题,如“应试”教育的评价机制怎么做好、怎么给学生减负、“素质”教育怎么搞等等。也许是出于对中国教育现实的担忧,许多有条件的家庭,早早就将孩子送到国外去读书。这就更加触发了新的问题讨论,如美国教育与中国教育的区别是什么、英国教育比中国教育哪个更有优势等等。实际上,一个国家的现代教育体系由三个支柱组成: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时下,通过大量媒体报道以及大家的切身体会,我们已经有了一种共同的感受,我们都会迫切地希望去追问:我们的孩子到底

2、是怎么了?孩了的成绩就那么重要吗?有了成绩就够了吗?孩子们究竟应该得到一种什么样的教育?不久前,上海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林某投毒案,上海留日学生汪某在浦东机场因学费问题和母亲发生争执并拔刀刺伤母亲案件,这些彻底毁“三观”的惨痛案件,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心灵上的震撼与冲击。庆幸的是,目前有了一个非常好的趋势,在大家把目光投向学校教育改革的同时,全社会开始反思可能忽视的家庭教育问题了。可是,我们是不是就能简单地认为,在中国教育的三个支柱当中,是我们的家庭教育“缺失”了呢。吊诡的是,那位含辛茹苦的林某父亲,那位“望子

3、成龙”的汪某母亲,难道就没有实施家庭教育?难道是他们的家庭教育缺失了吗?相信,更多做家长的都会实事求是地说,我们没有缺失家庭教育,我们在家庭教育中付岀了很多,而且很辛苦。既然,我们的家庭教育没有缺失,那么家庭教育究竟出现了什么问题呢?其实,这个问题同样岀现在学校教育中,这就是长期以来的“唯知识”或者“知识重心”的中国现代教育模式。这个模式作为“外因”渗透到家庭教育实施者家长这个“内因”的教育理念中了。譬如,许多家长会对孩子说:“只要把学习搞好,其他什么都不用管,这不是你该干的事。”对此,正如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

4、副主任孙云晓所说:“这些屡屡发生的极端恶性事件背后,都能找到一个共有的因素:家庭教育片面强调知识与技能而割裂了其他情感。”所以,我认为,中国家庭教育的主要问题,不是缺失问题,而是“错位”和“异化”问题。所谓家庭教育的“错位”问题,就是学校应试教育目标成为家庭教育的主耍目标。这是一个由中国应试教育逼迫产生的现实问题。美国人才培养的精英教育,主要是由家庭需要购买的私立学校教育承担的,家长们对普通的公立学校教育方式的担忧甚至不满,使得美国大约有260万学生是在家里上学的。这种社会内部对教育的自觉调整机制,在中国是不

5、可想象的。中国的“精英培养”是从普及提升的公立学校教育中被层层选拔出来的,而这种选拔的评价机制的建立,就只能从表面上的“公平原则”出发了,即考试的“分数”。所以,“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非格言的“格言”,在家长们的心中很容易形成共鸣,因为存在教育资源相对集中的现实问题,这从一开始就让“教育公平”成为泡影。只要有条件和可能,家长们都会忙于为自己的孩子创造“良好”的教育条件。例如,如何能让孩子进名幼儿园、上名校、上名校中的重点班等等。家长为孩子教育所要做的,就是在每一道选拔阶段的起始,努力把孩子“领进豪门”

6、,把孩子放到好的起跑线上。这样做的一个明显好处是,家长自己就可能放心甚至放手孩子的学习了。否则,学习任务必然成为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最操心的事情。譬如,尽管教育部门三令五申,要为孩子们减负,但是从幼儿园到小学低年级,虽然表面上的书面作业取消了,但摇身一变成了仍然与应试有关的各种“任务”,家庭成了孩子的“第二课堂”,成为学校教育的自动延续。学校为应试的“分数”而不得不加大孩子的学习任务,以期成为名校,避免因“分数”过低招致家长们的不满和生源的流失;家长为不让孩子输在每一道道的起跑线上,想方设法也要让孩子学会学校教育

7、要求的内容。可以想象的出,家长们在应付学校教育任务之后,家长也就无暇再考虑应该如何进行家庭教育了,因为时间与精力都被“分数”要求耗尽了。更何况,相当多的家长因为“繁忙”也没有多少属于自己和孩子的“课余时间”。正是在中国现代应试教育模式下,家庭教育的目标难以真正被确立和树立起来,只能让位于学校教育的延续,这就是普遍存在的中国家庭教育的“错位”问题。那么,家庭教育的“正位”应该在哪里呢?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通过"言传身教",把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即培养“做人”放在首位。这本是中国数千年传承的家教传统,

8、也是一种“日用而不知”的常识性的教育传统,如“孝”文化、“君子”文化便是这一传统结出的伟大硕果。“做人”的教育才是中国家庭教育的“正位”。但今天似乎并非如此,传统美徳似乎已江河日下,一切为“唯利”算计,社会生活似乎已经成为我们成年人攫取利益的“搏杀”场所,人与人的关系只在算盘珠的进退滑动之间维系。这就是人类生活实践的一种极端“异化”现象——生活实践背离了我们自身,我们依附并寄生于我们的创造物之中。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