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因理论及其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归因理论及其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ID:43894756

大小:2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16

归因理论及其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_第1页
归因理论及其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_第2页
归因理论及其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_第3页
归因理论及其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_第4页
归因理论及其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归因理论及其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归因理论及其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摘要】归因是一种常见的心理活动,也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提出了各自的归因理论。对社会行为进行不同的归因会导致不同的效果,对于我们的社会生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主要介绍心理学研究中的主要归因理论,并分析归因理论対于教学实践的现实意义。【关键词】归因理论;教育;归因训练一、归因理论概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问为什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就是归因,简单说来,就是找出原因。心理学屮对归因的专业解释为,人们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与经验,对他人或自己的外在行为表现进行分析,指出性质、推测其原因的心理活动过程。在社会心理学中,根

2、据人们不同的归因方式,形成了不同的归因理论,主要有海德归因理论、维纳归因理论、凯利归因理论、琼斯和戴维斯的归因理论。弗里茨•海德是归因理论的创始人,他在1958年开始了归因问题的研究。他认为,行为的发生必有其原因,或取决于外界环境,或取决于主观条件,亦或者是内外部原因相互作用的结果。据此,海德将•归因分为外归因和内归因。如果推测某一行为的原因來自外在的东西如环境,称为情境归因,即外归因。如果判断某一行为的发生是由行为者自身原因引起,如兴趣,则称为个人倾向归因,亦即内归因。1972年,B•维纳在海德归因理论和J•W•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归因理论。他基本同意

3、海德对内外归因的解释,同时还提出了一个新的维度,即把原因分为暂时的和稳定的两种。依照这两种维度,维纳归因理论对行为的归因就有四种情况,以成功这一行为为例,可以归因于稳定的外在因素,如好的工作环境;稳定的内在因素,如个人能力强;暂时的外在因素,如好的机遇;暂时的内在因素,如提前进行准备。凯利在海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一个人的行为可归结为三种原因:个人归因、环境归因和刺激归因。但到底归结为何种原因却要依据三种信息,分别为:一致性信息,即活动者对某一刺激对象的行为是否与其他人一致;区别性信息,即活动者是否只对当前刺激对象产生这种行为还是对其他不同的对象也产牛这种行为;连贯性信息,即

4、活动者对当前刺激对象所产生的行为是否一贯如此。凯利认为,只有拥有足够的信息,才能作出合理的归因。琼斯和戴维斯提出了“对应推论”,指将某人的行为归结为其内在特征的归因过程。他们认为,当人们看到某种行为时,首先需要判定这种行为是不是行为者冇意作出的,以及这种行为所产生的效果屮哪些是行为者所希望得到的。如果行为的后果只是行为者无意造成的,就不能根据它来判断行为者的品性。当人们进行个人归因时,就要从行为及其结果推导出行为的意图和动机。推导出的行为意图和动机与所观察到的行为及其结果相对应,即对应推论。二、归因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1、要积极了解学生的归因特点在教学屮,要改变学生不恰当的

5、归因。首先应该了解学生的归因风格和归因倾向,针对学生不同的归因特点区别对待。要遵循差别性原则、一贯性原则、一致性原则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归因分析,找出学生行为背后的动机,依据内因一一外因、稳定一一不稳定、可控一一不可控因索分析判断学生行为产生的真正原因,然后依据不同的原因,寻求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方法和解决问题的途径。例如差生常常把学业失败归因于稳定性因素,更容易产生自卑感,陷入对自身失望的态度,这属于典型的归因不当,难免影响其随后的学习行为。优生将自己的学业成功归因于稳定因素,认为自己有能力,只要肯努力就能学习好。教师应引导这些学生进行有针対性的归因,增强英学习的动力。2

6、、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归因分析学生受心理生理等方面的制约,归因能力尚未完全成熟,难免会对自己的行为做出错误的归因。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归因分析、指导,进行归因指导,引导学生把行为的原因归于内在的、稳定的和可控制的因素上。下面以学习成败这一行为为例,分析在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归因分析所应注意的几个方面:首先,要避免能力归因倾向。学习能力是属于不可控的因素,如果学生将学习失败归因于学习能力较差这一不可控的原因,会在无形中打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可能逐渐放弃学习。为了改变这种消极归因倾向,应该帮助学生尽量找到可以改进的因素,恢复自信心,增强自我期望,在学生取得每一微小的进步时给

7、予积极冋馈。英次,充分发挥努力归因的积极作用。无论考试结果如何,归因于努力比归因于能力会使学生冇更强烈的内心感受。当学生倾向于作努力归因时,取得成功时会认为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并会鼓励自己继续努力,期望下一次获得更大的成功;遭遇失败时会认为是自己不努力或努力不够造成的不良后果,认为自己今后只要努力,也一定可以获得成功。帮助学生把失败归因于自己的努力程度不够,会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再次,客观认识难度归因倾向。当学生把失败归因于任务难度大这种外部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时,都极可能导致学生放弃主观努力。因此耍引导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