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精益管理策略

推行精益管理策略

ID:43876683

大小:155.77 KB

页数:50页

时间:2019-10-16

推行精益管理策略_第1页
推行精益管理策略_第2页
推行精益管理策略_第3页
推行精益管理策略_第4页
推行精益管理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推行精益管理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在中国推行精益管理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精益理论是一套经过验证的、结构化的方法,用于提高制造质量和降低供应链的成本。当将该理论应用在一个制造环境中,公司会在周转时间、库存水平、产品质量、成本、资产绩效和计划送货目标方面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以旭电公司在加利福尼亚州的一家工厂为例,该公司的PCB交货期从以前的8天以上缩短为2天,产品合格率由91%提高为96%o同时,该工厂的库存周期从20天减少到6天。巨大的收益让各家公司对推行粘益管理趋之若鸳,但是对丁•全球运作的公司來说,如何实现其全球供应链的精益管理却是挑战,因为这将受制于地区的社会文化、经济和管理习惯等多种因素。(图

2、1为某人型公司在全球实施粘益的状况)众所周知,在屮国开设工厂能够降低劳动力成木,提高利润空间。但在中国实施精益理论,使成本和效率二者相得益彰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尽管屮国已经成为世界的制造屮心,但它仍缺乏现代化生产的概念。如果管理者们希望充分利用所冇潜在利益,那么他们必须找出途径以应对这一不足Z处。一些大型跨国公司如天泓、惠而普等在将精益战略转移到中国的过程中发现,若要在中国成功实池精益管理,必须对中国独特的文化、员工和管理方法要有精深的了解,并根据这种差杲配以不同的实施方案。存在的问题在屮国推行精益管理所遇到的问题主要集屮在四个方血。首先是文化。实施精益管

3、理的公司必须对个人进行充分的授权,让员工尽可能多地提出各种管理方案。与欧美公司所不同的是,中国公司的员工对于打破传统层级关系的方式还知Z甚少,由于政策通常由公司的上层管理者制订,一名普通丁人在正式的管理链中通常不会主动去打破这种层级关系,而只是服从上一层领导的命令和控制。员工主动改变流程的愿望很少,这使实行精益管理遇到障碍。在精益管理的推行中如果没有授权,持续改进是不可能实现的,而如果没有持续的改进,精益也就只是纸上谈兵而已。此外,根深蒂固的倫家文化使屮国员工比较安于现状,即使存在明显的改进空间,他们也还是更愿意接受“已经够好”的产品或流程,这种安于现状的态度是

4、精益原则的人忌。其次是质量。产品质量标准可能与管理层的期望不符是在中国实施粘益管理所面临的另一问题。精益管理的理念是总是存在改进的空间。换句话说,在没有实现完美的产品、流程或服务Z前,总有些事情可以做得更好。但是,中国流行一种“够用即可”的哲学,即达到基木满足需求的质量水平就可,没冇必要做进i步的提高。因此,很多公司尽管冇能力制造出更高质量的产品,但他们认为,只要有人愿意购买他们的产品,那么产品的质量水平就已经足够了。第三是员工。员工的素质不高制约了精益管理向下的推行。车间的工人有效识别低效率问题和提出改进方案的能力不足,而管理层亦対粘益理论缺乏深刻的理解,他们

5、无法培训员工迅速提高技能。另一方血,经济的飞速发展亦造成屮国市场人才的频繁流动,这也可能使已经起步的精益管理项H陷入闲境。第四是供应商。精益管理项冃要取得成功,供应商的町靠性和其内部流程改进亦同样重要。在元器件采购,屮国制造商血临两方血的问题:一是本地采购的元器件经常不能可靠地交货,这使整机制造商不得不设立一些安全库存來保证主产,而这与消除浪费为核心H标的粘益理念背道而驰。二是进口元器件的海关操作程序繁琐和中国地区的物流环节复杂,增加了元器件的周转时间。行动指南尽管精益制造模式的意义在于一致性,但在屮国实施梢益管理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细心的计划和准确的决

6、策。为克服文化障碍,管理者必须自问,公司现有的管理团队是否拥有实施彻底转变的能力。成功实施精益管理的基础Z—在于得到屮高层管理者的支持。如果管理者缺乏能力或不愿授权员工去适应精益管理,那么探寻该问题的根源是首要。问题出在高级管理者缺乏热情吗?中层管理者在文化方面所接受的培训是否不适应粘益原则?或者他们缺少实施粘益管理的资源?一口这些问题得到回答,另一项决策就势在必行:目前的经理或专家是否能胜任此项目的推进?答案并不简单。这些经理或专家可能对传统解决问题的方法了然于心,与传统文化非常合拍,但在精益管理推行中必须能不带冇传统偏见地引进、教育和巩固公司的经营和质量管理

7、。在这一点上,外來的管理者可能会更具优势另一方而,如果公司希望在生产效率、利润和收入预期上胜人一筹,就必须在劳动力上进行投资,建立员工忠诚项目,提侣长期雇佣关系和忠诚。为留住员工,经理们必须停止随意支配员工的观念,并开展跨岗位的培训,给员工充分授权,提升他们在制造业务中的价值。同时,培训应该超越精益理念,包括从库存控制、计划战略到定义和使用绩效标准等广泛内容。此外,更好的报酬是赢得员工忠诚的另一途径。报酬应玄接与在整个组织屮应用精益原则的技能和绩效挂钩,这一方法将最终转变“够好就行”的意识,并激发超越个体的责任感。有了这样的思想,员工将相信他们能够对组织的目标冇

8、所贡献,并推动一些变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