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學基本理念研究初探

儒學基本理念研究初探

ID:43867427

大小:50.35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0-16

儒學基本理念研究初探_第1页
儒學基本理念研究初探_第2页
儒學基本理念研究初探_第3页
儒學基本理念研究初探_第4页
儒學基本理念研究初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儒學基本理念研究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儒學基本理念研究初探摘要:“儒學”指自孔子創立儒傢學派起傳承至今的儒傢學說。儒學中的“儒”是指從事禮儀教化的士大夫階層。“仁愛”思想、“和”的思想、“義”的思想分別是儒學基本理念的核心思想、精髓思想和基礎思想。通過對儒學基本理念的演變進程進行梳理,可以看出近代儒學的衰落並不意味著儒學的消亡。在當今社會,儒學的合理內核體現在儒學基本理念的社會意涵之中關鍵詞:儒;儒學;仁愛;和;義分類號:F206.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09)17-0187-03一、基本概念的界定1.“儒”的概念界定在研究中國傳統文化時,人們經常使用"儒

2、學”、“儒傢”之類術語。但是,對於“儒”的涵義卻存在爭論。探討儒學基本理念首先應對“儒”的涵義進行界定,筆者認為,‘'儒”是指從事禮儀教化的士大夫階層關於“儒”的涵義歷來有兩種爭論:一種觀點認為,“儒”是指一種職業[1]。早在儒學創立之前就存在儒。在殷商時期,“儒”可能主要是為貴族舉辦祭祀等禮儀時的相禮。《周禮•天官•大宰》雲:''以九兩系邦國之民……四曰儒,以道其民”。鄭玄註:“儒,諸侯保化有六藝以教民者。”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對儒的解釋是:“儒,柔也,術士之稱。從人,需聲。”古代的儒,在祭祀、相禮等行為中常常齋戒沐浴,即認為原始的儒字作

3、“需”或“濡”。《禮記•儒行》說:“儒有澡身而浴德”。段玉裁註曰:“儒者濡也,以先王之道能濡其身。”西周時期註重教化,''儒”成為隸屬於司徒之官的教官,以“六藝”為教。等到周天子衰微之後,“儒”的職業地位下降,仍以相禮和傳授"六藝”知識作為謀生之道另一種觀點認為:儒字從人,說明它必定屬人,是一種人[2]。胡適在《說儒》中認為,儒是指一種穿戴古衣冠,外貌表示文弱迂緩的人,本是殷民族的教士,在春秋時代成瞭絕大多數人民的教師,他們的職業是治喪、相禮、教學,還從事其他的宗教職務。郭沫若在《駁〈說儒〉》中否定瞭胡適的觀點,認為儒本來是“鄒魯之縉紳先生”們

4、的專號,包括一種髙等遊民一一小人儒和暴發戶豢養的食客一一君子儒費孝通先生在《論師儒》中闡述瞭由士大夫階層組成的“師儒”,用道統來駕馭或影響皇權,以規范牢籠現實[3]。費老所闡釋的“師儒”是由在野的士大夫階層組成,他們克守並倡導儒傢學說,倡導的禮儀規范和秩序對中國基層社會實行現實的統治,並以宗親關系影響朝廷。《論語•雍也》載:“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是唯一僅見的孔子言“儒”。孔子這句話應當如何理解呢?從子夏後來設教西河可以看出,孔子的意思是要子夏給君子做儒,莫給小人做儒。“君子”、“小人”以社會地位區分,分別指貴族和勞動者。“為”為

5、訓教,“儒”指師儒。可見,費先生對“儒”的理解比較符合孔子“儒”的原義。孔子言“儒”,其本義是以“仁”、“義”、“忠”、“信”、“孝”、“悌”、“禮”、“智”等思想教人,講究禮樂,崇尚禮儀2.“儒學”范圍的界定本文闡釋的“儒學”是指自孔子創立儒傢學派起傳承至今的儒傢學說。新儒學屬於本文闡釋的儒學范圍。儒學在中國歷史的發展演進過程中曾經遇到兩次大的外部沖擊:第一次是在漢魏時期。西漢漢武帝采納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傢,獨尊儒術”,儒傢學說被確定為官方正統思想。隨著絲綢之路的開通,西域文化進入中原。儒傢學說碰到瞭印度佛教文化的進入和挑戰,加上本土生長

6、的道教學說的存在,儒佛道的鬥爭貫穿瞭南北朝以及隋唐時代。因為儒學思想適宜於小農宗法社會結構的倫理道德學說,有一套適應於中央集權君主專制的政治理論,因此,儒學的主體性並未喪失儒學的衰落及其主體性地位的喪失,是伴隨著西方資本主義在世界范圍內的侵略擴張以及近代中國在20世紀的衰落這一歷史進程。隨著西方資本主義國傢的入侵,儒學賴以存在的小農宗法社會日益解體,以儒學作為統治思想的中央集權君主專制日益無力維護封建統治,以儒學為主體的中國文化成為西方文化的附庸。儒傢學說在中國逐漸成為支流文化。康有為的“托古改制”其實是想借助新公羊學來推動政治改良,改鑄儒傢學

7、說。戊戌變法的失敗,使先進的中國人完全喪失瞭“儒學救國”的信心,轉而到西方或俄國尋找拯救中國的真理。究其原因,是中國傳統帝制宗法社會的崩潰,使得儒學不再成為官方正統學說,不再享有官方特權。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建立在亞細亞生產方式基礎上的農業文明中孕育瞭資本主義萌芽,並且隨著國外資本主義的入侵,儒學所倡導的“親親”和“等級”被資本主義文明所宣揚的民主和自由取代。但是,儒學的衰落並不意味著儒學的消亡,儒學中衰落的隻是它陳腐僵化的部分,而使它的合理內核突顯出來二、儒學的基本理念從“儒”的存在到孔子創立的儒傢學說,以及被確立為正統思想到中國近現代儒學的復興

8、,以儒學為主體的中國傳統文化綿延數千年而不絕於耳。在數千年的演進過程中,儒傢傳統文化還向國外輻射,以日本、韓、新加坡為典型,在東亞形成瞭“儒傢文化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