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860336
大小:37.55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16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及对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摘要】高校在科研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科技成果能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成为问题的关键。鉴于此,木文在分析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的基础上,认为制约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因素有高校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认识不到位、中介的发展不完善、企业的态度不积极以及投融资休系的发展不健全等。进而提出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应対策,以期为加快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借鉴。【关键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实生产力高校服务社会功能的重要体现就是科技成果的转化。然而,目前,受政策、体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国高校的科研人员普遍
2、重科研、重成果,轻转化、轻效益,使得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低下,70%以上的科技成果被闲置,大量科技成果被束之高阁。目前高校人多都树立了科研立校的办学思路,取得了数量可观的科技成果。然而,众多的科技成果能否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成为问题的关键。实事表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极低,没有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1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目前高校科研规模不断扩人,综合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在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授奖项B中,全国高等学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4项,占总数(一等奖空缺,二等奖41项)的58.
3、5%。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通用项冃45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43项),占通用项目总数(一等奖2项,二等奖61项)的71.4%03项一等奖项目均为高校获得(通用项H2项,专用项冃1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通用项目114项(特等奖2项,一等奖7项,创新团队奖2项,二等奖103项),占通用项日总数162项(特等奖2项,一等奖13项,创新团队奖3项,二等奖144项)的70.4%。其中,高校为第一完成单位的70项(一等奖3项,创新团队奖2项,二等奖65项),占通用项目总数的43.2%o国家三大奖全国高等学校共获得183项,
4、占总数(266项)的68.8%。其中,高校为第一完成单位的139项,占总数的52.3%0(以上统计不包含国防专用项目)。但和上述数据形成巨大反差的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比率,签约转化的不到30%,真正实现转化的10%,短期内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不到5%。以河南省高校为例,2011年高校签订技术转让合同数193项,占总科技课题数的2.4%;当年实际收入约为0.66亿元,仅占科研经费投入的5.2%[1]。与日本、美国科技成果转化率80%相比,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之低的事实不能不让我们反思其中存在的问题。2制约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主
5、要因素2.1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认识存在偏差高校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认识总体来说是不到位的。比如高校职称评定标准只关注论文、专著的数量,获奖的级别多少等;科技成果转化的数量以及转化的效益并没有作为职称评定的标准和晋升的量化指标。再如科研成果的结项也没有把科研项目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作为结项的要求。进而导致高校很多科研人员在巾报项目上只关心项日的立项获得科研经费、结项评奖进而评定职称,很少考虑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问题。高校对科研奖励的政策也是更多的注重科研的级别和数量。比如把论文发表的数量和发表刊物的级别、专著出版的数量
6、和字数、优秀科技成果的获奖级别等作为奖励的标准,很少把论文、专著以及优秀科技成果的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情况作为奖励的标准,这就导致高校科研人员在撰写论文更加关注基础性研究,更加关注论文发表的数量和发表刊物的级别,思想上就不注重论文的应用价值;撰写学术专著时也只关注专著的字数和出书的数量等,基本不考虑自己的科技成果能否转化为现实牛产力的问题;在科研选题时也更加注重能否中标而不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问题。这种现状终究还要归因于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认识不到位,思想上认识不到就不可能有实际的行动。因此,认识上的偏差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
7、相当一部分科技成果的转化。2.2屮介的发展冇待完善高校是科技成果的重要发源地、科技成果的供给方,但目前人多高校本身并不具备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这就需要科研中介机构为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桥梁的作用,为科技成果做宣传、找需求,使高校科技成果找到可以孕育它的土壤,使其生根发芽成长结果。而目前科技屮介机构的发展还很不完善,比如缺乏高素质的专业的科技从业人员,不能熟知科技成果、及时了解市场、通晓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法律问题等等,最终导致了高校与企业沟通不畅,两者Z间的信息不能有效的流通就使得高校科技成果的供给需
8、求对接不畅,制约了科技成果的及时转化。2.3企业的积极性不高企业作为科技成果的需求者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大的受益方,然而现实屮,很多的时候企业对科技成果的采纳是缺乏积极性的。究其原因,一方面,企业采纳科技成果的动力不足。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得企业在吸收科技成果的时候关注更多的是生产要素外延的扩展,不很重视内涵的突破。另一方面,企业内在运行机制和休制的问题使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