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苏轼诗文中的“月意象”

试析苏轼诗文中的“月意象”

ID:43853151

大小:25.0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15

试析苏轼诗文中的“月意象”_第1页
试析苏轼诗文中的“月意象”_第2页
试析苏轼诗文中的“月意象”_第3页
试析苏轼诗文中的“月意象”_第4页
试析苏轼诗文中的“月意象”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析苏轼诗文中的“月意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试析苏轼诗文中的“月意象”摘要:分析苏轼诗歌和文章中出现的“月意象”,其写月的目的可分三种:一是渲染氛围;二是托月思亲;三是借月抒怀。其作用有二:一是营造意境;二是传达感情。关键词:苏轼月亮意象目的作用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具月亮情结的民族,没有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对月亮如此情有独钟。嫦娥奔月、吴刚伐桂、月兔捣药的传说,由于种种美丽的传说,月亮也便有了不少的代称:银蟾、蟾宫、婵娟、广寒宫、玉兔、玉盘、冰轮、金镜、素娥等等。至于诗人以月亮牵动诗思之作,更是举不胜举。在中国文学史上,无论从创作之丰富,作品流播之广远,读者之众多,研究之热烈,还是从对后代精神面貌影响的巨

2、大深刻来看,苏轼都具有与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等文学大师一样的崇高地位。他是少有的多能文艺大师,是继欧阳修之后北宋文坛的领袖。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中的问鼎人物。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是宋词的革新开拓者。此外,他的书法艺术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四大家”;在绘画上,他也是“湖州竹派”8的重要人物。苏轼的思想是儒、释、道三家思想的融合。从儒家思想出发,他一生关心国家命运,积极从政,宽简爱民。但政治上受挫折时,受佛家道家思想的影响,他又表现出超然的与世无争的态度。因此他诉说的事物具有很丰富的意象,咏史、吊古、感怀、纪游

3、、悼念、送别、思念……各种各样的事物,都“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1](《艺概•词曲概》)。意象如此广阔的创作视野,加上丰富的想象和驾御语言的能力,使他的作品独具一格,有如黄钟大吕,气魄非凡。而月亮这个意象在他所描绘的范围中比较典型,他赋予其广阔的含义与意象,丰富了月亮的内蕴,表达了前所未有的特殊情感,或豪迈奔放、或豁达胸襟、或惊涛拍岸、或咏月怀人、或情意绵绵。他的内心与月亮之间的一种协调,是鱼与水的关系,互相依存;是水与冰的关系,互相转化;他的心灵与月亮之间的关系,是出世与入世的关系,是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月亮是苏轼的月亮而不是别人的,他把月亮当成自己的知心人

4、,他不是孤独的,月亮是他心神的化身,他把思念寄托给了明月,用月亮的神形诉说着一生的困窘与无奈、抱负与壮志。在高中语文教材中,苏轼的诗词歌赋中对月亮的咏写甚多,他对月亮情有独钟。总括起来,苏轼咏写月亮有三种情况:其一是纯自然的景物描写,状写月亮的美丽,渲染氛围。其二是托月思亲,其三是借月抒怀,表达自己超然物外、豪放洒脱的人生态度。一、苏轼关于月亮纯自然景物描写。他在《前赤壁赋》中写道:“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月之初上,用“徘徊”一词,极现月之美态,在《后赤壁赋》中有:“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冷月寒辉,本该

5、是一副引人伤悲的景象,然而苏轼却见而心喜踏歌而行,感到如无美酒佳肴,未免辜负这月白风清的良辰美景。在“8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一句中状景写情,字字如画,句句冬景,凄凉感人。他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开篇两句:“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一个“挂”字,把缺月与疏桐的静态关系化为动态。《东坡志林·记承天寺夜游》写到:“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这一段月色的描写,更成了千古传诵的名篇,在月色

6、中能发出这种“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的感慨的唯苏子一人。在他的作品中,对月亮的纯自然景象描写数不胜数,不仅交待自己活动的时间,同时也写出了月亮或圆或缺、或大或小、或动或静、或明或暗之美感。二、苏轼托月思亲的描写。在《水调歌头》的小序中这样记述:“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是北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当时苏轼在原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 因为他与王安石的变法主张不尽相同,被黜为密州知州。在彼时重视京官轻视地方官的风习下,他有被贬谪的感觉。此时弟弟苏辙也被贬在济南为官,颇为失意。父母双亡,兄弟俩仕途又都坎坷,苏东坡

7、的心情难免有些压抑。中秋之夜,皓月当空,他与客人在新筑成的超然台上赏月饮酒。欢乐之余,不免有些思念弟弟,感慨颇深,在即兴写成《水调歌头》中,抒发了兄弟俩虽然都在山东境内却不能相聚,不能共同赏月,只有“隔千里兮共明月”8的情怀。思亲之情令人感怀。在《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中:“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最后三句写月,清冷明月,短短山冈,幽幽松林,想象着那里是妻子思念自己而痛断柔肠的地方,而当年少年夫妻的恩爱情形犹历历

8、在目,“小轩窗,正梳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