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804542
大小:363.00 KB
页数:36页
时间:2019-10-14
《第2章 劳动力供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21年7月15日第二章劳动力供给第一节若干概念1、劳动力资源:达到劳动年龄,具有劳动能力,正常情况下可能或实际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口数。16岁以上人口扣除无劳动能力者和无行动自由者。2、就业: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参加有报酬或收入的社会经济活动。(1)有劳动能力和意愿;(2)社会劳动而不是家庭劳动;(3)有报酬和收入,不是公益和义务劳动。2021年7月15日3、就业人员统计范围(1)正在工作的人;(2)有职业但暂时脱离工作的人:疾病、工伤、休假、劳动争议、旷工、停工。(3)雇主和自营业人员。2021年7月15日4、中国现
2、行就业统计标准1995年1月实行的就业人员(从业人员)统计标准:(1)劳动年龄内就业人员;(2)办理退休、辞职手续但又再次就业者;(3)不充分就业人员:工作时间不足;收入不足。不包括:童工和兼职学生。2021年7月15日5、劳动年龄内人口:中国:16—55(50)岁女性和16—60岁男性。ILO(InternationalLabourOrganization)第138号《准予最低就业年龄公约》规定最低就业年龄为14岁。6、经济活动人口:有参与社会经济活动愿望有工作者和正在寻找工作者的总和。就业者和失业者的总和。202
3、1年7月15日7、劳动力参与率衡量某一范围内人口的劳动力供给倾向:2021年7月15日全部人口16岁以下人口劳动年龄人口超过劳动年龄人口无劳动能力人口无就业意愿人口无人身自由人口适龄就业人口失业人口经济活动人口老年就业人口未成年就业人口就业人口劳动力资源2021年7月15日作业查资料:世界主要国家关于劳动年龄的法律规定。要注明法律法规的年份和完整名称。要注意查询最新规定。要注明所查资料的出处。2021年7月15日第二节个人劳动供给决策模型个人劳动供给决策包括:1、工作决策:是否参加市场工作以及市场工作时间决策;2、职
4、业选择:选择什么职业和地区。本章研究工作决策模型。2021年7月15日一、劳动者目标函数劳动者追求的是效用最大化劳动者的效用=闲暇效用+收入效用劳动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是一种牺牲,相比而言,人们更愿意享受闲暇。MAXU=F(Y,R)Y——劳动者总收入R——闲暇时间。劳动供给原则是,劳动者是在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情况下来确定劳动供给量、地区、职业选择,即工作决策和职业选择。2021年7月15日二、理论假设1、劳动者的效用来源于工作和闲暇;2、劳动者是市场工资率的接受者;3、劳动者对时间分配具有充分自主权。2021年7月
5、15日三、约束条件1、L+R=TL为劳动时间R为闲暇时间T为劳动者可灵活掌握的时间总量(16hrs)2、Y=WL+MW为市场工资率M为非劳动收入2021年7月15日四、劳动者的等效用曲线日闲暇时间O日货币收入等效用曲线上所有点代表着效用相同的货币收入和闲暇时间的组合。2021年7月15日a、哪个曲线代表的效用程度高?b、个人无差异曲线会相交吗?c、斜率为负,左边比右边更陡峭;d、不同人的无差异曲线有所不同。2021年7月15日闲暇收入ABY2Y1Y4Y3王张2021年7月15日五、预算约束线(约束条件)日闲暇时间O日
6、货币收入16日工作时间016●A●BY=WL2021年7月15日预算约束线(约束条件)直线上的点代表的收入和闲暇的组合是可行的,劳动者没有工资外的其他收入,他只能在这条直线上寻找收入和闲暇的组合,直线内外的点都是不现实的。不同的工资水平对应着不同的预算约束线。2021年7月15日六、个人效用最大化的实现条件日闲暇时间O日货币收入16日工作时间016RYA●B2021年7月15日1、一个劳动者的预算约束线只有一条,但我们可以做出无数条等效用曲线,正好与预算约束线相切的等效用曲线,表示在预算约束下,一个人可以获得的最大效
7、用水平,任何偏离切点的沿着预算线的移动都会比切点的效用降低。2、劳动者的等效用线与预算线切点所对应的工作时间可以实现劳动者效用最大化。3、预算约束线相同,但闲暇偏好不同的人,等效用曲线不同,切点不同,对工作时间的选择会不同。2021年7月15日日闲暇时间O日货币收入16RAYAA●BRBYB偏好闲暇2021年7月15日七、个人劳动供给曲线工作小时数O工资率ABC2021年7月15日1、描述的是个人劳动供给量是如何随工资率的变化而变化的。2、“向内弯曲”的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的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个人劳动供给的收入效应和替
8、代效应。3、影响劳动者闲暇需求的因素(1)机会成本:闲暇的机会成本就是工资率。闲暇需求与工资率的关系?(2)财富:总收入与财富具有密切相关性,用总收入表示财富。(3)个人偏好。2021年7月15日4、收入效应:负如果收入增加,工资不变,增大闲暇需求,愿意工作的时间将会减少。纯收入效应:获得遗产,工资率不变,降低工作愿望。5、替代效应:正如果收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