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江农业供给侧改革与对策

中江农业供给侧改革与对策

ID:43789857

大小:2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14

中江农业供给侧改革与对策_第1页
中江农业供给侧改革与对策_第2页
中江农业供给侧改革与对策_第3页
中江农业供给侧改革与对策_第4页
中江农业供给侧改革与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江农业供给侧改革与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江农业供给侧改革与对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放松“三农”工作,“十三五”时期,要把发展农业、造福农村、富裕农民、稳定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重中之重的大事。近年来,中央多次聚焦“三农”问题,彰显了“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用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提出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对解决“三农”新老问题、有序推动农业现代化、确保亿万农民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中江作为全省农业大县、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生猪大县,2016年全县农业增加值79.5亿元,总量居全省第一位,占全县国内生产

2、总值(GDP)315亿元的25.2%o农业内部结构:种植业增加值34.5亿元,占43.4%;林业增加值3.6亿元,占4.5%;畜牧业增加值40.6亿元,占51.1%;渔业增加值0.8亿元,占1%;。农业是全县经济发展的基础,在此宏观环境下,需大力研究和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促进中江农业大县迈向农业强县的新台阶。—、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内涵农业供给侧改革,是从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二、农业供给侧改革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一

3、)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保障供需平衡从目前看,农业生产突出表现为阶段性生产过剩和供给不足并存,市场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农业供给结构侧改革重在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即调整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业服务业产业结构,调整种植和养殖产品结构。通过优化农业的生产、经营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为广大人民提高优质、绿色的农产品,实现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市场供需平衡。因此,农业供给侧改革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是一条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二)创新农业发展方式

4、,推进农业现代化传统农业讲究“靠天吃饭”,气候对农业生产有着决定性作用。虽然现在的农村经济已逐步改变了这种局面,但农村缺乏劳动力,生产缺乏技术指导,农业发展始终无法突破局限。而供给侧改革正是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强化物质装备和技术支撑,通过集约化、科技化发展,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延伸农业产业链,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让农业成为充满希望的朝阳产业。(三)稳定农村态势,提高农民收入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农民工子女就学难、农村留守儿童无人管、青壮年劳动力严重流失等,这不仅不利于整个农村态势的稳定,也给全社会经济生活带来负面影响。农业供给侧结构改

5、革正是解决“谁来种地”、“怎样精耕细作”等问题,这将给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新的转机。人才培育、技术运用、返乡创业将成为农村发展新态势。青年农民可通过职业技能培训,转型为新型农民,农民工可利用政策支持,实现“家门口就业”,农业农村的内生活力将被激发,农村将成为未来社会的新沃土。目前,农民增收已到了爬坡过坎的阶段,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的难度不断加大。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开展社会化服务等不断降低生产成本,通过提品质,提高农产品的价格,通过促融合,让农民不仅仅获得生产环节的利润,而且让农民能够通过介入农产品加工、农产品销售产业链条,提升农业

6、自身发展的价值链,让农民从中能够获得更多的收益,促进农民经营性收入的增加;通过农产品价格体制改革,实现农产品“市场定价、价补分离”,促进农民转移性收入的增加。(四)缓解资源环境压力,促进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农业资源与环境这两根弦越绷越紧。一方面,耕地资源不断减少,质量日益下降;水资源日益短缺,分布极不均衡。另一方面,由于传统粗放式的农业生产方式尚未彻底转变,农业投入品投放过多,资源利用率较低,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环境承载力接近甚至突破极限。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土地休耕制度,把土地复种指数降低到合理区间,使多年超负荷利用的土地得以休养生息;通

7、过化肥、农药使用量的零增长行动方案,在提高农产品质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同时,大大缓解了环境压力,促进可持续发展。三、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对策(一)突出结构优化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在于农业生产结构优化,中江县作为农业大县,有着粮油、生猪、茧丝、食用菌、中药材、柚子、淡水养殖等优质的农业资源,应着力提升这些农业资源的品质。如提高水稻、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的单产,发展加工,提高综合经济效益。同时要在保证粮食供需总量基本平衡的基础上,大力优化品种结构,拓展农产品中高端供给。在推广高产、优质、高效小麦、稻谷主粮等优质品种的同时,还要拓展“优质专用”大宗农产品和“特

8、色优势”农产品的生产供给,保证农产品品质的提升。(二)发展规模农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