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789148
大小:2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4
《中国腐败的根源及其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腐败的根源及其对策修眾:人夂禽院班他:法芳〃召班止名:……禽号:稍加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几乎所有发展中国家,都笼罩在腐败之中。拉丁美洲、亚洲、非洲,贫穷的国家,人民衣不遮体,食不裹腹,而国家的权贵们则花天酒地,住的是洋楼别墅,开的是奔驰宝马;在那些经济已经走上起飞阶段的国家,国民饱尝失业和通胀之苦,权贵们则把权力当筹码,地位当印钞机,怀揣美国绿卡,手拿瑞士银行帐号。而中国则在十年前就流行了“大倒作报告,屮倒睡大觉,小倒到处逃”的民谣。中国的腐败现象让人心寒,然而反腐工作却任重而道远。腐败的定义有多种解释
2、。每一个学科都使用自己的参数来给腐败下了定义。经济学家倾向于从需求和供给,或从市场的角度给腐败下定义;社会学家用对社会接受的任务和福利的标准的违反代表腐败的社会关系;政治学家侧重于将它定义为与权力的行使和外界对政府官员的影响相联系。而较为权威的有以下几种,国际透明组织认为腐败是:〃公共部门中官员的行为,不论是从事政治事务的官员,述是行政管理的公务员,他们通过错误地使用公众委托给他们的权力,使他们自己或亲近于他们的人不正当地和非法地富裕起來〃;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教授魏尚进把腐败定义为〃政府官员为了个
3、人利益而对权力的滥用,并从私人部门索取或接受贿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定义是:〃腐败是滥用公共权力以谋取私人的利益〃;而较为流行的、世界银行所使用的一个定义是:〃腐败是为谋取个人私利而滥用公共权力。〃要研究腐败问题就必须从其产生的原因说起。从社会分析,腐败构成有三个必要条件:一是动机;二是权力;三是机会。有腐败的想法,才可能有腐败的行为。所以,人的腐败动机就是腐败的必要条件,并且是第一必要条件。腐败的想法源于道德观念的淡薄。当前,在社会转型期,由于道德理想的迷失、道德观念的错位、道德准则的失范,引起道徳行为
4、的失序。这种失序反映在政治生活方面便是权力的腐败,贪污、受贿、以权谋私等现象相当严重。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凶固然很多,但人们的道德观念淡薄是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权力就是公务人员履行其职责的基础和条件,不论公共权力是否有充足的法律依据,它们一旦产生,就会在提高政府部门的权势地位的同时,增加了公务人员的腐败本钱,公共权力是腐败行为的终极根源。由此可见,权力是腐败的必要条件。因为,有权力才可能腐败,没有权力便无法腐败;不存在无权力的腐败,凡是腐败都与权力有关。这一现象的出现的原因是权力的监督机制存在漏洞对权力的
5、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力度不够大是腐败现象滋生和蔓延的重要原因之一。实践证明,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没有有效的监督,就不会有对腐败现象的真正遏制。权力腐败的实质是滥用权力,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反映了对权力的失控失监。改革开放以来,消极腐败现象之所以能乘隙而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力度不够大,从而致使某些党员T部视党纪为〃摆设〃,视政令为〃白条〃,把中央的三令五申当成耳边风/尔禁你的/也干他的。一个公职人员具备了腐败动机和权力,但如果没有腐败机会,腐败行为也难以实现。因此,从管理
6、学角度来说,机会是腐败的必要条件。腐败机会主要是由制度缺陷所导致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未能形成一套系统的、有效的法律规范机制对腐败现象进行预防、抑制和惩治。过去,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突击搞运动、说服教育和道德规范,通过把外在的价值标准内化为人们的价值取向,对人们的行为有重大影响。但这种影响带有很大的局限性。此外,一般政策性规定所起的作用也有限。十几年來,各级党政机关、各行各业发布的反腐倡廉的文件、通知等数不胜数,腐败之风并无收敛之迹象。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不论说服教育还是道德约束,都没有国家强制力的
7、保障为后盾,一般政策性规定的强制力也十分有限。而法律作为一种特殊的规范,它不仅有说服教育和道徳规范(不少法律条例本身就是道德规范)的功能,也有内化的特性,可以使只顾个人需要而不顾法律的规范要求的行为受到惩处。但是,由于我们缺少执法守法的传统,致使法制建设严重滞后,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有效的法律规范机制对腐败现象进行预防、抑制和惩治。所以,一方面造成人们思想的极度混乱,对一些现象失去了辨别是与非、罪与非罪、违法与合法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使当前的反腐败斗争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和手段。知道了腐败的根源,我们就可以对
8、症下药整治腐败。首先要强化法制观念,提高职业道德水平。腐败是从权力者思想腐败开始的。腐败的产生首先是思想的堕落,克服腐败现象必须狠抓思想教育。这是从内因入手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基础性工作,是从主观因素上根治腐败的重要举措。当前,尤其要提高全体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使权力的运行法制化。深入〃四五〃普法,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律意识,依法办事,而不能以权代法,以权压法,甚至是领导者以言代法。要通过主观世界的改造,消除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