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中国全民腐败的根源

日中国全民腐败的根源

ID:36236491

大小:57.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5-07

日中国全民腐败的根源_第1页
日中国全民腐败的根源_第2页
日中国全民腐败的根源_第3页
日中国全民腐败的根源_第4页
日中国全民腐败的根源_第5页
资源描述:

《日中国全民腐败的根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日中国全民腐败的根源作者:康德衡    转贴自:作者    点击数:0    文章录入:东方睡狮         世界观的迷乱——今日中国全民腐败的根源                            (望诸位同志广为张贴)     落后的哲学产生卑劣的民族精神,卑劣的民族精神产生卑劣的民族行为,一个整体堕落的庞大民族正是因为缺少真正的信仰的力量,由此引发出应接不暇的腐败现象,这又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     如果缺少了坚实的哲学世界观基础,共产主义理想就会成为可望而不可及的空中楼阁;当今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之所以被严重的空洞化、

2、口号化、虚伪化,乃是因为马克思并不是一个优秀的哲学家,这个人为共产主义大厦在沙滩一样的西方哲学上选定了一个脆弱的基础。他仅仅是近代欧洲一个有良知的学者而已,我们没有必要再学术上把他抬举到至高无上的地位。今天,人们占有的知识和信息资源都要远比马克思时代丰富得多,我们如果在学术上不能对一个十九世纪的古人有重大的超越,那么我们就应该感到无比羞愧。一个可悲的情况是,在共产党执政的中国,如果谁还宣扬共产主义理论,就会被世人讥讽为傻瓜或伪君子。我敢说,“共产主义”在大多数中国共产党员中已经成了自己不信却要求强迫别人去信的“伪信仰”,走出目前信仰

3、困境的办法看来只有靠一场新世纪的哲学革命来完成。 世界的本原是什么?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都试图对这个本体论问题作出解释。世界观是人生观的基础,关系到一个社会的群体意识和价值观念,因此是极为重要的哲学问题。世界观的唯心与唯物一直是哲学上争论的热点,也是每一个哲学家必须首先解答的问题。所谓的“唯心主义”偕同“神学迷信”臭名昭著,历史上一惯地反科学、反民主,充当剥削阶级愚弄劳动人民的精神工具,在这里我不准备再浪费精力去批驳它了。然而,唯物主义的状况又如何呢?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发源于德国,所以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历史:德国的

4、唯物主义产生于十九世纪,人类因为在自然科学上有了重大的突破——质量与能量守恒,细胞学说的创建,进化论的确立——而处于一个相当自信的时代,人们从上帝和自然那里找回了做人的尊严和应有的自由,对上帝和自然不再是一味地跪拜臣服和惶恐敬畏。人们普遍认为,如果假以时日,人类将会揭示所有的自然奥秘,并最终完全掌握自己的命运。即使人们现在尚有所不知、有所不能,都只不过是个时间问题。在“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下,体现人类绝对自信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就应运而生了。毋庸置疑,作为马克思哲学基本观点的唯物论,过去确实在反对“狂信的宗教神学”愚民,推动社会革命与进

5、步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是其在过去的功劳。然而,时至今日,唯物论却成了人类向共产主义社会迈进道路上的一块绊脚石。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原因是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必然产生享乐主义的人生观,而这是与人类实现大同理想的目标格格不入的。其论证如下:首先,我们知道,中国从1949年建国以来,“唯物主义”一直是处于社会正统地位的意识形态,被我们认为是最先进的世界观(宇宙本体论):世界本身就是物质的,物质是从来就有的。宇宙中除了运动的物质就是物质的运动,任何其他的猜测都是人的主观的虚幻的东西。宇宙起源于137亿年前“(能量)奇点”大爆炸(现代版本的“创

6、世纪”,作为人类精神追求的“上帝”被西方人用“物质主义”残酷地扼杀了)。作为生物一员的人类只不过是物质运动到其最复杂、最高级状态后随机偶然产生的极其侥幸的现象。生命只有一次,死后没有灵魂或者其他相关的责任后延。“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远远没有能力正确地解决人生的终极问题——生与死。那么,它所必然带给人的“人生态度”又是什么?人的生命起初是来自于飘渺不定的光量子运动,最终要归之于“死寂的物质世界”。人生是非常虚幻的,生命之真谛乃在于体验和感觉其真实的过程。假如生存之体验丰富多彩,则今生无遗憾矣!无可否认,人生是“一次性消费”,谁都没有理由

7、阻止我尽情享乐人生。谁愿意过的清教徒的禁欲生活呢?“一次性消费”的人生观念,必然导致不计长远后果、回避生命责任的“短期行为”。“人生苦短,及时行乐”,既然人生只有一次,何不尽今生之一切物力用于生存之享乐。同时,又可以从“人死如灯灭”推出结论,人死亡之后并不承担任何的后续连带责任,我等何不竭尽今生之一切能力、不择手段寻求人间之享乐,不要羞耻,不要法律,不要道义,即使犯罪也在所不惜!“享尽生前乐,哪管身后评”。发自内心深处的人对人的真实态度又如何呢?“拜物论人生观”认为:人与人都不过是一群穿衣戴帽的由猴子演化来的会说话、会骗人的灵长动物

8、而已。我自己的本性我自己最清楚,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过得更好一些,从心理体验上比别人更具“优越感”。自己内心世界是这样,别人也无非如此。哪个人不是“好吃的东西我想吃,好看的衣服我想穿穿,漂亮的人儿我想和他(她)亲热亲热”。难道不是这样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