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783840
大小:132.25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10-14
《湖北省颚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2018年秋季期中联考高三语文试卷命题学校:黄石二中命题教师:李荣标谈幼珍审题教师:南美程彭远考试时间:2018年们月5日下午14:30—17:00试卷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在中国古代经典中,《周易》产生的历史渊源至为悠久,可追溯至传说中的伏羲时期。《周易》经文的形式和内容确定之后,其象征意蕴与I、筮功能得到了进一步凸显,同时也逐渐渗透和积累了较为丰富的道德文化观念,但尚未形成一定的体系。真正促使《周易》从占筮之书转为义理之学,从趋向巫术占卜功用转向探讨伦理教化功能的
2、,则是《易传》(十翼)的出现,这也标志着《周易》经典最终完成。以“六艺”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汉代取得了无以撼动的正统地位,兴儒学、重教化的形势则不断把易学推向当时思想文化舞台的前沿。经传合编本《周易》作为儒家特别重要的五种经典之一,因其特有的教化功能,满足了汉代政治与文化方面的需要,受到了统治者的大力推崇。而《周易》通过“推天道以明人事”的思维方式,恰恰迎合了汉儒借通经致用而享有干禄地位之资的需要,遂成为他们不断引经立说的理论根据。汉成帝时期,刘向、刘歆等人开始大规模整理文献典籍,不仅将《六艺略》提升至诸类典籍书目编排中的首位,而且在《六艺略》中,又将《易》位列《书》《诗》《礼》《乐》《春秋》
3、之前。源于《七略》的《汉书•艺文志》有言:“五者,盖五常之道,相须而备,而《易》为之原。故曰《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言与天地为终始也。”刘向、刘歆父子指出,就历史久远而言,易道亘古不变,与天地齐等;就典籍的重要程度而言,《周易》普遍包络“天地之道”,为“五常之道”的本原,《周易》蕴含的易道对于其他五经彼此配合、以随世而变的“五常之道”更具指导意义。值得注意的是,在《四库全书》所收经、史、子、集四部文献中,《周易》位于经部之首,相较于经部其他类文献,《易》类文献数目最多,这应是《周易》处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中的核心地位的绝佳范例。不仅如此,《周易》被儒家奉为群经之首,也被道家尊为“三
4、玄”之冠,又曾为佛教众多高僧大德所倚重和阐扬,更足以说明《周易》自身内含的天道与人事之诠释方向的延展性和丰富性。如果立足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演变,我们对“《易》为之原”及《周易》在其中所发挥的引领作用与体现的包容意义,或许会有新的体认。(摘编自任利伟《〈周易〉何以成为群经之首》,《光明日报》,2018年4月14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周易》产生的历史悠久,在内容和功能上的转变则标志着这部经典最终完成。B.《周易》能满足汉代政治与文化方面的需要,所以它成为儒家特别重要的经典。C・刘向、刘歆父子等人对《周易》颇为重视和推崇,将其列为“六经”之首。D
5、.在《四库全书》中,《易》不仅位于经部之首,而且《易》类文献数目最多。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篇追溯《周易》产生的历史渊源,简单介绍了其最终完成的发展历程。B.文中刘向、刘歆从历史久远和典籍重要程度两方面来论证《六艺略》的重要性。C・文章主要通过事实论据来论证《周易》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D.文章中间两段从汉代社会形势说到文献整理,逐层论述分析,可谓有背景有实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2018年秋季期中联考高三语文试卷(共8页)第1页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不是汉代大兴儒学、重视教化,
6、易学也不会被推向当时思想文化舞台的前沿。B.《周易》中蕴含的天人之道与汉儒通经致用密切相关,于是大受汉儒们的青睐。C・《周易》自身蕴含丰富,以其独特的魅力被儒家、道家、佛家奉为群经之首。D.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演变,我们对《周易》或许有新的认识。(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文思铜王斌西安书院门坐落于古城南门,卧虎藏龙,文气极胜。只是书院门一等文人神龙见首不见尾,仙踪难觅。二等文人爱慕虚荣,唯利是图。三等文人全凭神吹烂侃悦己愉人。真正传业授道的师者却少之又少,让人十分遗憾。也不是绝无,文思铜就是仅有。文思铜,原名文嗣同。高瘦如竹,扎马尾辫
7、,戴眼镜,常年白色西装纤尘不染。字不错,画也不俗,一级书画评论师。因文嗣同为自由职业者,故每评论一幅作品均收费二百元。给钱,总能一眼洞穿优劣,指点一针见血。没钱,对不起,一语难求。因这个缘故,时日一久,众人就叫成了文嗣同的谐音,文思铜。这文思铜是个人精。这一天,文萃阁老板秋子贤正于店内练字。文思铜进来,朗声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店不在大,有贤则名。今天来,有一件事和子贤商量。”秋子贤说:“思铜请讲。”“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