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780295
大小:2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4
《[精品]浅谈组织课堂讨论的原则及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组织课堂讨论的原则及方法湖北枣阳市第二卖验小学杨红东组织课堂讨论是激活学生思维、丰富学生想像、激发学主学习主动性的重要方式。积极有效的课堂讨论有利于展开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多向信息交流,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求知、合作探索的意识。目前,能否有效地组织课堂讨论已成为判断一堂课是否真正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是否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标志之一,止越来越多地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值得注意的是,课堂讨论浅、泛、虚的现象在教学实践中大量存在。探究课堂教学的原则和方法,有利于我们把握课堂讨论的规律,切实高效地组
2、织课堂讨论。一、课堂讨论的原则1、目的性原则。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所有的课堂教学活动都必须围绕教学冃标来进行,任何偏离教学冃标的教学活动都是徒劳无益的,课堂讨论更是如此。在实际操作中一些教师因盲目追求课堂教学的形式和氛围,引发讨论的切入点往往与教学目标油水分离,从而使课堂讨论费力而不讨好。因此,设计讨论的切入点应该为接近冃标、突破重点、攻克难点服务。2、主体性原则。课堂讨论是教师和学生双边关系的结合,但教师在课堂讨论中应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课堂讨论的真正主体是学生。课堂上展现的应主要是学生思维火花的迸射,是学生与学生之间思
3、维火花的碰撞、交流与融合。教学中应尽量避免教师与学生之间简单的一问一答或多问多答,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讨论中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引导点拨,推动讨论向更深、更广延伸,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应。3、激励性原则。课堂讨论的目的是激活学生思维,调动每一名学生主动探究和发表自己见解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在共同的合作交流中取得问题的圆满解决。讨论中应避免重视优生意见而忽视后进生,或只草草找几个学生发言了事的现象。课堂讨论中,要注意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学生,要爱护而不排斥,帮助而不责难,说服而不压抑,
4、启发而不包办。无论学生说多、说少、说对、说错,都要尽量肯定其优点,多表扬,多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给学生以成功的体验,促使他们以愉快、轻松的情绪参与到课堂讨论之中。4、相机性原则。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活动过程,课堂教学中除了教师事先精心设计的讨论问题之外,学生在回答问题、陈述见解、朗读课文等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疑点、盲点、交叉点,甚至一些有价值的错误,都是引发课堂讨论,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所学知识的极好时机。这些时机不期而至、稍纵即逝,若不注意就会丧失一次展开讨论的好机会。教师只有胸装冃标、放眼课堂、增强敏感性,才能有效地把握时
5、机展开讨论。二、组织课堂讨论的方法组织课堂讨论的关键是把握展开讨论的切入点,这是成功组织课堂讨论的前提。下面仅从切入点的角度谈谈如何把握时机组织课堂讨论。1、由学生质疑引发的讨论。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疑是引发讨论的起点,有了疑而又能独立思考,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才有了敢于参与讨论的思想基础。教师对学生的质疑要提倡鼓励,使学生逐步做到敢说爱说,甚至提出与教师不同的想法。“疑”是课堂讨论的不竭动力,有了这个“疑”就使课堂讨论变得积极主动。教师抓住这些对理解课文有价值的“疑”及时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往往
6、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在《一夜的工作》一课的教学中,在画找写总理生活俭朴的句子时,大部分同学都画了“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数量”一句,当得到大家共同认可后,一名学生站起来问:“这句话后面写没有增加数量,前面却又加了'好像',我不明白花生米到底是增加了还是没有增加?”这是一个不易被人注意的句子,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闪耀着“善思”的火花,教师及时抓住这一问题组织讨论。生:我认为没有增加,因为一“碟”本来就不多,况且“还数得清个数”。生:我认为增加了,“没有增加”只是作者的感觉,只不过增加的不多罢了。生:我认为增加了,因为只有
7、“增加”了才更能看出总理平时吃得更少。生:我认为争论这个问题无关紧要,因为无论是增加还是没有增加,总归是数得清颗数,都不妨表现总理的“牛活俭朴”。精彩!殊途同归。这样的讨论不但激发了学生思维的兴趣,提高了学生思维的深度,在老师还没有讲解的情况下,学生通过辩论口己得出了结论,从而使学生对总理品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2、能刺激信息交流的讨论。课堂教学活动是知识信息的传导过程,课堂上往往因为个体学生掌握的信息较少,单凭几位学生的回答又不利于形成对事物的完整认识,因此教师不仅应引导学生储存信息,更要启发他们能够对信息进行筛选、交流
8、、重组、加工并变量输出。因此,引发讨论的切入点不仅应着眼于提高学生知识的“存量”,更应通过“存量”之间的交动、交融,从而达到“增量”。这种对信息的重组能力可以使学生获得某种创新的启示。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针对地球生态环境的破坏,教师并没有仅仅满足学生对课文中语言文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