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教案2

中医诊断学教案2

ID:43762004

大小:78.20 KB

页数:82页

时间:2019-10-14

中医诊断学教案2_第1页
中医诊断学教案2_第2页
中医诊断学教案2_第3页
中医诊断学教案2_第4页
中医诊断学教案2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诊断学教案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教案授课对象:中医学七年制,2005年级9、10班授课学时:76授课时间:2006.92007.1使用教材:新世纪教材授课教师:刘培禄授课时间:9月11日,周一,第6,7节题目:绪论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诊断”“诊法”“诊病”“辨证”及“病”“证”“症”的含义。2.理解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和原则。3.了解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学习方法。内容与时间分配:2学时1.中医诊断学的概念,主要内容,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1学吋。2.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中医诊断学发展史、学习方法。1学时。重点与难点:1.病、证(证名、证

2、候、证型)、症(症状、体征)的含义。2.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教学过程:第一学吋导入新课:从屮保基础学的内容到临床各学科的内容、「I的,引入学习屮医诊断学的意义。讲述:一、介绍诊断及屮医诊断学的概念、地位(PJ。简要介绍。注意:诊断的概念,包括“诊”与“断”两方血,并且须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进行。二、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介绍诊法、诊病、辨证、病案书写四部分。(一)诊法1.诊法的概念、内容、目的。2.明确症状、体征的含义。注意:症状与体征不同,前者为病人异常感觉,后者为医牛检査所得。两者均属丁“症”,属病情资料,是辨证、

3、辨病的主要依据。(二)诊病1•诊病的概念、H的。2.明确病名的含义。注意:病名是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和规律所做的概念与抽象。辨病的结果是得出病名诊断。(三)辨证1.辨证的概念与目的。2.明确证、证名、证候、证型的含义。注意:“症”“病”“证”的区别。辨证的目的是得出证名诊断。(四)病案书写明确病案的概念及病案书写的意义。三、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1.简要介绍屮医诊断皋木原理的理论依据是屮医整体观念的思想。提问:什么是屮医整体观。2.重点介绍中医诊断基木原理,包括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达变三方面,明确其各自的含义。第二学时导入新课:中医

4、诊断疾病的原理、原则与西医有明显的不同,必须遵循其独具特色的基木原则。新课讲述:四、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重点介绍内容。基本原则包括三方血:整体审察、诊法合参、病证结合。明确各自的含义及临床意义。五、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简要介绍。屮医诊断学是在我国人民在长期与疾病斗争的过程屮,经历代医家不断总结、丰富、发展起來的一门学科。其中,影响中医诊断学发展的重要著作、作者是:1、《黄帝内经》;2、西汉,淳于意的《诊籍》;3、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4、西晋,王叔和的《脉经》;5、隋,巢元方《诸病杂候论》;6、宋,陈元择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5、;7、元,敖氏《伤寒金镜论》;8、明,张介宾《景岳全书》;9、明,李吋珍的《滨湖脉学》;10、清,叶天士《外感湿热论》,吴鞠通的《温病条辨》。重点讲述上述重要著作及其作者、年代、历史意义。六、介绍学习中医诊断学的方法简要介绍。小结:绪论,为本学科开头部分,介绍了诊断、中医诊断学的含义,中医诊断学的内容,中医诊断的棊本原理、基木原则,屮更诊断学发展简史和学习方法。其中重点掌握诊断的概念,病名、症状、体征、证名和证候的含义,中医诊断的三大原理和三大原则,及中医诊断学发展史中重要著作、作者、年代、历史意义。通过学习绪论,可以对本学科内容

6、、学习目的有一个基本认识。思考题:1.何谓诊断、中医诊断学?2•试述病名、证名、证候、症状、体征的含义。3.试述病、证、症三者的关系与不同。4.如何理解中医诊断的基木原理和棊木原则?5.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舌诊专著、论述病源与证候诊断的专著是哪部书?其作者是谁?授课时间:9月14日,周四,第3节题目:问诊问诊的方法与内容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问诊的方法。2.熟悉问诊的基本内容。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1学时。重点与难点:问诊的方法和主要内容。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疾病的诊断过程,首先是诊法,包括望、闻、问、切,以了解病情,收集病情资料

7、,然后才是辨证、辨病。四诊之中,首先介绍问诊。讲述:一、问诊的意义。简要介绍。明,张景岳以问诊为诊病Z要领,临证Z首务。二、问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重点介绍。问诊方法及注意事项(PI1),并理解其意义。三、问诊的内容简要介绍问诊的基本内容。注意各项内容的含义,包括哪些具体内容,并理解对疾病诊断的意义。注意如何概述主诉,现病史与既往史的区别。问诊的重点是现在症状,是当前辨证论治的主要依据。以后专篇论述。小结:木节介绍了问诊的意义、方法和内容,重点掌握问诊的方法,并熟悉问诊的内容,以提窩自己诊察病情的水平,为病案书写打好基础。思考题:1.

8、如何问诊,应注意哪些问题?2.何谓主诉?如何概述主诉?3.何谓现病史?现病史包括哪些内容?4.既往史和个人生活史各主要包括哪些内容?授课时间:9月14日,周四,第4,5节题目:问寒热教学目的与要求:学握寒热症状的概念、特点、病机及其临床意义。教学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