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切除术后的门静脉血栓

脾切除术后的门静脉血栓

ID:43741926

大小:21.5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3

脾切除术后的门静脉血栓_第1页
脾切除术后的门静脉血栓_第2页
脾切除术后的门静脉血栓_第3页
资源描述:

《脾切除术后的门静脉血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脾切除术后的门静脉血栓谈谈肝硬化脾切除术后的门静脉血栓形成:1.什么是“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指脾切除术后发生的门静脉主干、门静脉左或右支、肠系膜上(下)静脉等血管内的血栓,由于脾切除术后血小板短期内骤升、门静脉内血流量降低和流速减慢、脾静脉残(盲)端血液静止后发生血栓、凝血和纤溶机制失衡等因素,门静脉系统发生血栓的风险很大。文献报道可发生率可高达34%-55%以上。如果算上脾静脉残端的血栓形成,那真正的脾切术后的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发生率,估计要>90%。因为脾切除术后,脾静脉残端由于缺乏血流、盲端内部形成血栓、闭塞,如果脾静脉残端的血栓延伸进入门静脉的其他

2、属枝,则继发上述定义的门静脉血栓。分为症状性(symptomatic)和无症状性(asymptomatic)两种。无症状性患者,占门静脉血栓形成的绝大多数,多引起门静脉主干或属枝的部分闭塞,随着血栓自溶,部分附壁血栓逐渐机化、最后血管内皮细胞爬平血管壁内膜。但造成血管壁结构的增厚、血管内皮脆性增加;这种病理改变会增加血管操作的风险(比如肝移植术后的门静脉血栓形成)。症状性患者,主要是因为门静脉主干完全闭塞(2-8%)或大部分门静脉主干管腔被闭塞。当门静脉主干完全闭塞时,约50%患者由于急性门静脉闭塞无法短期内自通或自通程度不充分,造成肠道血液回流障碍、感染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而最终死亡。

3、存活者,由于机体的纤溶、抗凝系统会发挥对抗凝血的作用,闭塞血管随后可部分自通、机化或门静脉侧枝血管形成,即最终形成所谓“门静脉海绵样变”。2.如何预防门静脉血栓形成?术中于毗邻肠系膜下静脉汇入脾静脉处结扎脾静脉,消除脾静脉盲端。术后常有两种做法:1)当血小板计数>30万时,给予预防性抗凝驱聚治疗;2)术后24小时内给予预防性抗凝驱聚治疗。目前这种做法受到重视,但很多医生仍畏首畏尾。最最关键:医生心中有这个并发症风险的概念,就会提前预警、干预;如果医生心中没有这个并发症概念,甚至会在术后大量应用止血药!!!3.如何治疗门静脉血栓形成?1)急性不完全性门静脉血栓

4、形成的抗凝治疗:普通肝素5000U每天两次,皮下注射5-7天,无需监测凝血指标;或低分子量肝素(剂量因厂家批号而异),每天一次。此后口服肠溶阿斯匹林、潘生丁和/或华法林,应持续3-6个月以上,并定期Doppler超声复查。该抗凝治疗的目的不是为了溶解血栓,而是为了防止血栓进一步蔓延和进展;同时机体自身的纤溶抗凝系统加速参与血栓成分的裂解。2)急性完全性门静脉血栓形成的抗凝、介入治疗:主要针对急性期血栓,陈旧性血栓效果不佳。可以通过肠系膜上动脉插管介入途径(间接)给予尿激酶溶栓,或者TIPS/肝穿刺途径取栓后再溶栓。同时全身肝素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