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营养与卫生学—食品卫生学(教案)

食品营养与卫生学—食品卫生学(教案)

ID:43733234

大小:147.40 KB

页数:40页

时间:2019-10-13

食品营养与卫生学—食品卫生学(教案)_第1页
食品营养与卫生学—食品卫生学(教案)_第2页
食品营养与卫生学—食品卫生学(教案)_第3页
食品营养与卫生学—食品卫生学(教案)_第4页
食品营养与卫生学—食品卫生学(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食品营养与卫生学—食品卫生学(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六章食品污染及其预防食品在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和销售的过程中有很多污染的机会,会受到多方面的污染。污染后有可能引起貝有急性短期效应的食源性疾病或貝有慢性长期效应的长期性危害。—•般情况下,常见的主要食品卫牛问题均有这些污染物所引起。食品污染的种类按其性质可分为以下三类:1.生物性污染食品的生物性污染包括微生物、寄生虫和昆虫的污染,主要以微生物污染为主,危害较大,主要为细菌和细菌毒素、霉菌和霉菌毒素。2.化学性污染來源复杂,种类繁多。主要冇:①來自生产、生活和环境中的污染物,如农药、冇害金属、多环芳

2、坯化合物、N—亚硝棊化合物、二恶英等。②从生产加工、运输、储存和销售工具、容器、包装材料及涂料等溶入食品中的原料材质、单体及助剂等物质。③在食品加工储存中产生的物质,如酒类中冇害的醇类、醛类等。④滥用食品添加剂等。3.放射性污染食品的放射性污染主要來自放射性物质的开采、冶炼、生产以及在牛•活中的应用与排放。特別是半衰期较长的放射性核素污染,在食品卫牛•上更加重要。第一节微生物污染及其预防黄曲霉毒素对食品的污染及其预防,防止食1•菌落总数:是指在被检样品的单位重量(g)、容积(ml)、或表面积(卅)内,

3、所含能在严格规定的条件下(样品处理、培养基及其pH、培养温度及时间、计数方法等)培养所形成的细菌菌落总数。以菌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unit,CFU)表示2.大肠菌群最近似数:食胡中大肠菌群的数量一般相当于100£或100禎食品中的可能数來表示,简称大肠菌群最近似数。3.食品的腐败变:是指食品在一定环境的影响下,在微生物为主的各种因素作用下,所发生的食品成分与感官性状的各种变化。4.挥发性盐基总氮:是指油脂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发生脂肪酸的自身氧化和水解,从而使食川价值降低的过程。5.脂

4、肪酸败:是指油脂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发生脂肪酸的自身氧化和水解,从而使食川价值降低的过程。6.K值:是指ATP分解的低级产物肌苜(HxR)和次黄喋吟(Hx)占ATP系列分解产物ATP+ADP+AMP+IMP+HxR+Hx的百分比,(ATP顺次分解过程中,终末产物多少來判定血体新鲜程度)主要适用于鉴定血类早期腐败。7.水分活性:如果把食品中水分的蒸汽压以P表示,P。表示纯水的蒸汽压,在同一条件下(温度、湿度、压力)两者的比值即为水分活性(WaterActivity,aw)aw=P/Po(其100被相当于

5、相对湿度)。亦即凡是能提供微生物利用的那部分水分。2.霉菌毒素:为霉菌在英所污染的食品中所产生的冇毒代谢产物。3.D值:在一定温度和条件下,细菌死亡90%所盂时间(也即活菌数减少一个对数周期所需时间,即100%〜10%),称为该菌在该温度下90%递减时间。通常以分计算。4.F值:一定量细菌在某一温度下完全杀死所需的时间。以分表示。右下角注明温度,目前常用F250。5.Z值:一个对数周期的加热时间(例如由10分到100分)所对应的加热温度变化值,称为Z值。6.巴氏消毒:是一种不完全灭菌的加热方法。只能杀

6、死繁殖型(包括一切致病菌),而不能杀死有芽抱细菌。早期多用低温长时间消毒法,62.8°C保温30分钟的杀菌方式。现多采用瞬间高温巴氏消毒法71.7°C,15秒种,灭菌效果同上。7.超高温消W:137.8°C2秒种,这种方法能杀灭大量的细菌,并H•能使耐高温的嗜热芽他梭菌的芽他也被杀灭,而又不影响食品质量。多用于消毒牛奶,8.商业灭菌:指罐头食品中所冇的肉毒梭菌芽泡和其他致病菌、以及在正常的储藏和销售条件下能引起内容物变质的嗜热菌均已被杀灭而言。9.食品褐变:冇酚促褐变和非酚促褐变反应两种。酶促褐变反应

7、是多酚氧化酶作川下使食品中酚类物质氧化形成服及其聚合物而变成红棕色的现象。非酶促反应称美拉徳反应或氨拨基反应,是由蛋口质、多肽、氨基酸屮的氨基和糖及脂肪氧化所牛成的拨基所发牛的反应。10.辐照消-毒:以消除无芽他致病菌。剂量为5〜lOkGyo11.辐照防腐:以杀死部分腐败菌,延长保存期。剂量在5kGy以下。12.辐照灭菌:即用高剂量來杀灭食品中的一切微生物,剂量为10〜50kGyo

8、基本要求微生物污染食品后不仅可以降低食品卫生质量,而H.还町以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在食品中常见的微生物有一些几类(从食品

9、卫生的角度,微生物对食品的污染可概括为):①可以直接引起致病如致病菌(能引起宿主致病的细菌)、人畜共患传染菌病原菌、产毒霉菌和霉菌毒素;②相对致病菌,在通常悄况下不致病,只冇在一定的特殊条件下,才具冇致病力的一些细菌;③非致病性微牛物,主耍包括非致病菌、不产毒霉菌与常见酵母。一、食品的细菌污染与腐败变质食品的细菌以及由此引起的腐败变质是食品卫牛屮最常见的有害因索之一。食品屮的细菌,绝大多数是非致病菌。它们对食品的污染程度是间接佔测食品腐败变质可能性及评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