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匈奴歌论文摘要

【精品】匈奴歌论文摘要

ID:43725888

大小:57.51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10-13

【精品】匈奴歌论文摘要_第1页
【精品】匈奴歌论文摘要_第2页
【精品】匈奴歌论文摘要_第3页
【精品】匈奴歌论文摘要_第4页
【精品】匈奴歌论文摘要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匈奴歌论文摘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内蒙占教育学院学报19夕O年第I、2期北方民族文化研究关于《匈奴歌》若干问题的考释(续前)阿尔丁夫•四、关于祁连、焉支的含意及并列歌唱问题要想较为准确地理解《匈奴歌》,不能不首先搞清楚其屮“祁连”、“焉支”的含义。祁连山的含义究竞是什么?或谓“意为广漠的,寥廓的”(26),或谓意为“湿润的原野”(27)。按理说,这是不应该有异议的.《汉书•霍去病传》注谓:“即天山也,匈奴谓天为祁连・'“祁连”一词不独见于匈奴语,也见于鲜卑、勿吉语.《魏书・尔朱荣传》载:“秀容界有池三所,在高山之上,清深不测,相传日祁连池,魏言天池也•”“魏了f”当即鲜一卑语。

2、《魏书•勿吉传》载:“白和龙北「行1二白余里有善玉山,山北行十三口到祁黎山,乂北行七口至如洛壤水,水广里余%无疑,“祁黎・当即・祁连•的同音异译,也是天的意思。此行程路线系出白勿吉使者之口,其屮的“祁黎”是契丹语还是勿吉语呢?凭这条一记载木身难以速然判定。不过,oAdan氏云:满洲语谓天口Kulun(28)"•如此看来,。祁黎”当也是勿吉人对天的称呼.同样金元时称今呼和浩特北Z阴山也为祁连山。可见原蒙占语族、满一通古斯语族也均呼天为祁连。所以,祁连之意为天应该是没有疑义的。“焉支”一词究属何意?则众说不一、或谓是蒙古语ejT的咅i卜即母亲的意思

3、;或谓是“腾姬、刀妾妾”的意思;最流行的看法是胭脂,是一种妇女用來擦脸以增加美貌的化妆品。焉支山即因盛产胭脂而得名。这种说法虽说古已有Z,但却不足凭信。《太平御览》卷719《服用部•燕脂》条有援引《博物志》的所谓“作燕支法”,其中既无产于“西方”、也无“燕支”即“阔氏”的说法,耳•今《四部备要》’木《博物志》无此条。崔豹的《古今注》中也无“燕支”即“阔氏”Z说•现据《四部丛刊》校勘本将有关文字节引如下:燕支叶似蓟,花似蒲公,出西方,土人以染,名为燕支.中国人谓红兰,以染粉为面色,谓之燕支粉.……从这段记载可知:(一),西方土人以染的植物叫燕支,

4、屮原人称之为红全七(二),西方土人是否“以染粉为面色”不得而知,中原人确实“以染粉为面色'•(三),中原人将这种“为面色”的东西叫“燕支粉”.这与后唐马编的说法正好吻合,据《古今逸史》所载耳氏之《中华古今注》载:“燕脂盖起白纠,以红兰花汁凝作燕脂,因燕国所生,故口燕脂,”可见“燕支粉”、“燕脂”一52—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I卯0年第I、2期是中原人的叫法;“以染粉为血色”是中原人的习惯.而“焉支山”中的“焉支,本系匈奴语的汉语音译•这一译音只不过偶然和汉语屮的“燕脂”、'胭脂”等的读音相同或相近罢了,没有也不可能有什么意义上的联系.瑕早提出匈奴之

5、所以名妻作阔氏,言其可爱如烟肢(即胭脂)的是较张华,崔豹为晚的东晋人习凿齿二他在两封信中均谈到这个问题.在《与谢侍中f安?1书》中写道:此有红兰,北人采取其花作烟支,妇人妆时作颊色.用如豆许,按令偏(遍)颊,殊觉鲜明一,句奴名妻阔氏,言可爱如烟支也.在《与燕王书》中讲得更为具体:山下有红兰花,足下先知之不夕北方采红兰,取其花染排黄,取其英鲜者作烟肢,妇人将用为颜色•吾少时再三遇见胭肤,今日始视红兰;后当为足下致其种,句奴名妻作阔氏,言其可爱如烟刀支也.想足下先亦不作此读《汉书》也.(2夕,需要说明的是:(一),信里所说的“北方”(不是“西方”)

6、相对于东晋而言,指黄河流域一带:“北人”虽可能包括当时的“五胡',但主要是指黄河流域一带的汉人,“北方'之'人”采収红兰作“烟支”或'烟肢’,妇人川作“颊色”或“颜色”,与崔豹《古今注》:“屮国人’“以染粉为妇人色”的说法是一致的.(二),班固说“匈奴名妻作阔氏”.而“阔”音尸他瞥•“阔”字既读为衬理.,当也与烟字咅同或咅近.训话学中有所谓“咅训”法.什么是“咅训”呢?简单说来,“咅训'就是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训本字的一种方法。习凿齿以为:“阔氏”既和汉语中的“烟肢”音同或音近,那么,汉语中的“烟肢’,当即匈奴语中的“阔氏”.汉语中的“烟肢”即“

7、烟脂',匈奴语中的“阔氏”自然也就是“胭脂”的意思了•习凿齿川汉语中的“音训”法来训读同汉语根本不属于同一语系的匈奴语屮的“阔氏”一词,这种作法本身就是荒谬绝伦的。如果这种所谓“音训”方法放Z四海而无碍的话,那么人们就根本用不着学习汉语以外的任何语言包括外语了因为用他这种“音训•万法,可以将汉语以外的其他任何一种语言的词语,轻而易举地解释成为汉语,如同相声演员在诊材H声时所做的那样.对丁•习凿齿用“音训”方法所得出的结论,一些古人不察,胡里胡涂地沿用,可以理解,令人难以理解的是,今天研究界某些人对此也深信不疑;更有甚者,有人还千方白计地在北方民

8、族语言中寻找所谓根据,就更令人难以理解了.其实,焉支不但可以名山,还可以称水((1日唐书,室韦传》云:今室韦与回给接界者,乌素固部落,当俱伦泊之西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