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课程教案142页

《中医诊断学》课程教案142页

ID:43723116

大小:137.95 KB

页数:111页

时间:2019-10-13

《中医诊断学》课程教案142页_第1页
《中医诊断学》课程教案142页_第2页
《中医诊断学》课程教案142页_第3页
《中医诊断学》课程教案142页_第4页
《中医诊断学》课程教案142页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诊断学》课程教案142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屮医诊断学》课程教案课程名称中医诊断学教研室中医诊断学授课题冃(章节)绪论:一、中医诊断学学科属性二、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课时2教学H的1.掌握“诊断”“诊法”的含义;2.理解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和原则;3.了解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4.了解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大体过程5.学习方法1、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2、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3、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授课设计1.同步播放多媒体课件;2.授课中采用讨论的方式广泛发动同学对中医学的学科属性发表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使同学加深中医诊断学的学科属性的理解。3.以中医诊断学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过程中

2、的标志性成果一一理论典籍为主线,简要介绍中医诊断学在各个发展时期的学术特色,使同学对中医诊断学的形成和发展有初步了解。4.展示《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脉经》等书籍,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预习要点1.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2.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复习要点1、何谓诊断?何谓中医诊断学?2、试述病、证、症状、体征和证候的含义。3、简述中医诊断三大原理和三大原则的内容。4、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舌诊专著是哪部书?作者是谁?《内经》、《伤寒杂病论》、《脉经》、《医学心悟》等年月口教学内容教具及时间分配第一课时:lOmin组织学生讨论屮医诊断学的

3、学科属性5min30min第二课时展示中医诊断学经典著作照片及实物40min一.简述诊断、中医诊断学及其地位诊,是诊察,了解的意思;斷,是分析,判斷的意思。诊断,就是对来诊者的身体健康或患病情况所做出的一种概括性判断。二.介绍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诊法、诊病、辨证、病案三.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达变四.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整体审察、诊法合参、病证结合五.介绍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1、《内经》在诊断学方面的贡献:提出并运用四诊、认为诊断疾病必须结合病者的内、外因素加以考虑、对辨证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贯穿了诊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诊断思

4、路。2、西汉•淳于意首创“诊籍”3、东汉•张仲景著的《伤寒杂病论》是我国第一部把中医理论和中医临床密切结合起来的著作。他提出的六经辨证,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4、西晋•王叔和所著的《脉经》是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5、隋•巢元方等所著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论述病源与证候诊断的专著。6、宋代•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提出三因说为病因辨证奠定了基础。施发《察病指南》绘制脉图33幅,以图示脉,便于学生领会。7、元代•敖氏《伤寒金镜录》为我国第一部舌诊专著。8、明代•张介宾《景岳全书》中以“二纲”“六变”的形式总结出八纲辨证的方法;“十问歌”成为

5、后世问诊的准则。9、李时珍《濒湖脉学》以歌诀的形式总结出28脉的体象、主病和相类脉的鉴别。10、清代•叶天士《外感温热篇》创立“卫气营血”辨证方法;吴鞠通《温病条辨》创立“三焦”辨证的方法。六.介绍学习中医诊断学的方法1.熟练地掌握中医基本理论2.理论联系实际,反复临床实践。3・学会辨证思维方法。《屮医诊断学》课程教案室研教1.2.••诊问章一第□教学□的•♦12教学重点、难点解理勺••■123授课设计±y0程使解“程生乞历学啦展深禾发加雄的以12预习要卢复习要点”)—^1H<■"--12345参考书H1.庄泽澄.恶寒、畏寒之我见.山东中医药大学

6、学报,2003,42.庄泽澄.表证探析.3.庄泽澄.论寒热往来.山东中医杂志,1997,9,387年教学内容教具及时间分第一课时:第二课时:第一节问诊意义及方法一、简述问诊的意义:张介宾说问诊是“诊病之要领,临症之首务。”二、介绍问诊的方法第二节问诊的内容(一)问一般情况(二)主诉主诉是病人就诊时最感痛苦的症状、体征及其持续的时间。意义:1、要善于抓住主诉。2、不能以诊断结论做主诉。(三)现病史病人从发病前到此次就诊时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诊治经过。1、发病情况;2、疾病的发展情况;3、疾病的诊治情况;4、现在症状。(四)即往史病人即往的健康或患病情

7、况;患病情况应注意与现在病证的关系;预防接种、手术、药物或其他物品过敏史等亦应询问清楚。(五)个人生活史1、生活经历:出生地、居住地、经历地。应注意地方病和传染病流行区。2、精神情志。3、饮食起居。4、婚姻生育。(六)家族史指患者的父母、兄弟姐妹、爱人、子女的健康状况和患病情况。应特别注意传染性和遗传性疾病。第三节问现在症一、问寒热(一)讲述寒热的概念寒,指病人自觉身寒怕冷。其中,加厚衣被,或近火取暖,寒冷不缓解者,称为恶寒,多见于表证;加厚衣被,或近火取暖,寒冷可以缓解者,称为畏寒,见于里寒证。热指体温增高或体温正常而自觉全身或某局部发热。(二

8、)介绍寒热的机理寒热的产生主要取决于病邪的性质和机体阴阳的盛衰。寒邪致病,多见恶寒症;热邪致病,多见发热症。机体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阳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