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护理学教案]传染病病人的护理

[内科护理学教案]传染病病人的护理

ID:43721405

大小:92.19 KB

页数:65页

时间:2019-10-13

[内科护理学教案]传染病病人的护理_第1页
[内科护理学教案]传染病病人的护理_第2页
[内科护理学教案]传染病病人的护理_第3页
[内科护理学教案]传染病病人的护理_第4页
[内科护理学教案]传染病病人的护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内科护理学教案]传染病病人的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课程名称内科护理学教材名称《内科护理学》(第四版〉授课时间2008年12月02日授课对象2006级护理学专业本科年月日教学内容第九章传染病第一节传染病总论计划学时2学时教材分析重占f\传染性疾病发生与发展规律难点传染病的诊断与治疗教学目的1.掌握传染性疾病基本特征和临床特点2.熟悉传染病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方法3.了解对突发或新发传染病的认识教学方法教具讲授、提问式、启发式、案例式、图示、CAI课件新内容新知识(注明来源及所占比例)传染性疾病发生与发展规律,来源于《传染病学》,杨绍基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0%外语关键词Infection;Epi

2、demicHemorrhagicFever;Epidemiology;Healtheducation;Complications;Therapy;Prophylaxis;Diagnosis参考资料《传染病学》,杨绍基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第6版主要内容题目拟用时间表达方式导课5分钟提问第九章传染病第一节传染病总论一、基本概念10分钟提问二.感染与免疫10分钟讲授三、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和临床特点20分钟举例、讲授四、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和影响因素15分钟讲授五、传染病的预防10分钟讲授六、隔离与消毒15分钟提问、讲授小结5分钟讲授课堂设计教学过程第九章传

3、染病第一节传染病总论导课:(5分钟)今天是同学们第一次接触传染病,是否有恐惧心理呢。传染病,顾名思义,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叫传染病。比如大家熟悉的艾滋病,同学们敢和艾滋病患者握手吗,敢和艾滋病患者拥抱吗,敢和艾滋病患者吃饭吗?其实传染病并不可怕。那么对于有传染性的疾病,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怎样护理传染病病人及如何进行自我保护。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认识一下传染病。一、基本概念(10分钟)(一)什么是传染病是病原微生物(病毒,立克次氏体,细菌,螺旋体等)和寄生虫(原虫和蠕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二)什么是传染病学传染病学是研究各种

4、传染病在人体内发生、发展、传播、诊断、治疗和预防规律的学科。(三)什么是感染性疾病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二、感染与免疫do分钟〉(一)感染的定义为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二)感染过程的表现1病原体被清除提问提问讲授教学过程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被非特异性免疫(如皮肤粘膜的屏障作用胃酸的杀菌作用、体液的溶菌作用、组织细胞的呑噬作用);也可以被事先存在于体内的特异性免疫所清除。来自母体或人工注射的抗体,通过预防接种或感染后获得的免疫。2隐性感染(covertinfection)(亦称亚临床感染subc1inic

5、a1infection)指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有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隐性感染过程结束后:大多数人获得不同程度的特异性免疫,病原体被清除(脊髓灰质炎,流行性乙型脑炎);少数人转变为病原携带状态-无症状携带者(伤寒,菌痢,乙型肝炎)。3显性感染(overtinfection)(又称临床感染clinicalinfection)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6、(比如麻疹,天花)显性感染过程结束后:①病原体可被淸除,感染者获得较稳固免疫力,不易再受感染。(如伤寒)②有些传染病感染后免疫不巩固,容易再感染发病。(如菌痢)③少部分转变为慢性病原携带者。(如乙肝)讲授教学过程4病原携带状态(carrierstate)按病原体种类不同而分为:带病毒者、带菌者与带虫者根据发生和持续的时间长短分为:①潜伏期携带者(发生于显性感染临床症状出现之前)②恢复期携带者(发生于显性感染之后)③急性携带者携带病原体持续时间在3个月以内④慢性携带者携带病原体持续时间在3个月以上携带者的共同的特点是:不显出临床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在许多传染

7、病中是重要的传染源(如伤寒,痢疾,霍乱,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乙型肝炎)。5潜伏性感染(latentinfecti)(1)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在机体中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才引起显性感染。(2)潜伏性感染期间,病原体一般不排出体外,这是与病原携带状态不同之点(3)潜伏性感染并不是在每个传染病中都存在,常见的有:单④纯疱疹、带状疱疹、疟原虫(疟疾)、结核杆菌(结核)(三)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1病原体(pathogen)感染人体后可导致疾病的微

8、生物与寄生虫。2病原体的致病力讲授新知识教学过程(1)侵袭力侵入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