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募配穴治疗腑病的研究——足三里配中脘治疗胃腑病

合募配穴治疗腑病的研究——足三里配中脘治疗胃腑病

ID:43712140

大小:105.93 KB

页数:67页

时间:2019-10-13

合募配穴治疗腑病的研究——足三里配中脘治疗胃腑病_第1页
合募配穴治疗腑病的研究——足三里配中脘治疗胃腑病_第2页
合募配穴治疗腑病的研究——足三里配中脘治疗胃腑病_第3页
合募配穴治疗腑病的研究——足三里配中脘治疗胃腑病_第4页
合募配穴治疗腑病的研究——足三里配中脘治疗胃腑病_第5页
资源描述:

《合募配穴治疗腑病的研究——足三里配中脘治疗胃腑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针灸处方是针灸临床治疗的实施方案,也是针灸辨证施治的中心坏节,因此在针灸处方中如何选配穴,在临床治疗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通过对古今针灸文献的研究,提供足三里配中皖治疗胃腑病的理论依据,为特定穴配伍规律研究课题之一。“合募配穴”治疗六腑病是笔者的导师王富春教授在1987年首次提出來的,即指将本经的下合穴与相应的募穴相配治疗本腑疾病的一种配穴方法。王富春教授同时还提出了“俞原配穴”治疗五脏病、“却会配穴”治疗急症等配穴理论°这些理论的提出既丰富了特定穴的配伍规律又为临床处方提供了简便验捷的配穴方法。本论文在文献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对此进行深

2、入的研究,以下仅就合募配穴一中皖配足三里治疗胃腑病作深入的探讨。笔者分别从胃腑病的治疗选穴以及胃经的下合处(足三里)、募穴(中胶)的主治病症两方面探讨胃腑病与胃经下合穴、募穴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结合现代实验研究和自身的临床体会,总结出“合募配穴”治疗胃腑病不但具有确凿的理论依厠而且临床疗效显著,应广泛应用于临床。1•论下合穴与募穴1.1下合穴1.1.1历史沿革下合穴是手足三阳六腑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六个脸穴,是六腑之气输注出入的部位。一般认为下合穴是根拯《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合治内府”的理论提出來的。即“胃合于三里,大肠合于巨虚上廉,小肠合

3、于巨虚下廉,三焦合于委阳,膀胱合于委中,胆合于阳陵泉/因大肠、小肠、三焦三经在上肢原有合穴,而以上六穴都在下肢,为了区别,故以“下合穴”命名。1・1・2分布特点及意义六腑的下合穴,除了足三阳经的胃、胆、膀胱三腑与本经五输穴中的合穴有所不同°手三阳经大、小肠的下合穴上巨虚、下巨虚分别排列在胃经合穴足三里之下;三焦经的下合穴委阳则位于膀胱经合穴委中之上。手三阳经下合穴这种分布和排列是有一定理论依据的。《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荥俞治外经,合治内府。”这是从五输穴的分布来确定其治疗范围的。荥穴和俞穴在肢体远端,经气表浅,宜治脏腑之外经脉及所属器官

4、的病证;而下合穴所在部位距脏腑较荥俞为近,经气已盛,深入脏腑,宜治脏腑病。这里所指的“合穴”是六阳经之合穴而言的。但手三阳的大肠、小肠、三焦经脉,因循行于上肢,不直接深入脏腑,仅作用于头面、上肢等部位,相对來说其合穴对六腑影响不大,甚至失去了“合治内府”的意义。根据经络循行和临床应用范围來看,足二阳经之经气除作用于头血躯干在表的循行部位外,其经气还由合穴之处别入内腑与本腑相通,成为治疗腑病的主要经脉。再从祖国医学对脏腑功能的认识來看,《灵枢•本输》:“大肠属上小肠属下,足阳明胃脉也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是足阳明也。”强调了胃与大肠小肠在生理功

5、能上是相互资助,共同完成食物的受纳、消化、吸收和排泄过程的,在病理上三者也必然相互影响。因此,手阳明大肠经与手太阳小肠经下合穴分别设于足阳明胃经膝下的一定脸穴,即大肠经气在上巨虚与胃合,小肠经气在下巨虚与胃合。手少阳三焦经下合于足太阳膀胱的委阳穴,这也是因为三焦和膀胱在生理功能上联系密切,《素问•灵兰秘典论》:“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岀焉a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焉/说明三焦主疏通水道,主持着人体水液代谢。膀胱在人体下部,是三焦水液聚汇之处,下焦气化正常,则水道通利,从而维持着水液代谢的相对稳定。同样在病理情况下必然相互影响。

6、临床上小便不利,水液代谢失调,常责之于三焦。因此,手少阳三焦经下合于足太阳膀胱经委阳穴从经脉分布上來说,六腑均居腹部与足经联系密切,其作用上下相承。人体上为阳,下为阴,阳根于阴,故手三阳经合于下,又称“手三阳下输”。《灵枢•本输》所曰:"六府皆出足之三阳,上合于手者也。”即是其意也。1.1.3下合穴的运用1.1.3.1诊断下合穴在辅助诊断方面临床应用丿坝广,如胃脫痛患者按压足三里处常有压痛,肠痈患者则在上巨虚有明显压痛,而胆道疾患在阳陵泉处压痛明显。1.1.3.2治疗《灵枢.四时气》:“邪在腑,取之合”,《素问.咳论》“治腑者治其合”,说明

7、下合穴是治疗六腑病证的主要穴位之一。因六腑泻而不藏,以通为用,故其病多实,临证时常以下合穴通降腑气,在治疗腑证方面收效颇佳。《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曰:“此阳脉之别,入于内,属于腑者也是说明手足六阳经脉的经气是从六腑的下合穴处别入于内而分属于六腑,与六腑相通,与相应脏腑存在纵向联系,有“上病下取”之意,故六腑的疾病可取六腑各自的下合穴进行治疗。《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云:“胃病者,腹胀,胃皖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欲不下,取之三里也"。"大肠病者,肠中切痛而鸣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即泄,当脐而痛,不能久立,与胃同候,取巨虚上病者,腹气满

8、,小腹尤坚,不得小便,窘急,溢则水,留即为胀,……取委小肠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睾而痛取之巨虚下廉”。“三焦阳”。“膀胱病者,小腹偏肿而痛,以手按之,即欲小便而不得,取委中央S“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