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687704
大小:2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2
《护士形象对住院患者心理影响的调查与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护士形象对住院患者心理影响的调查与对策【摘要】目的研究护士形象对住院患者的心理影响。方法随机调查外科住院患者1100例,采用自编问卷调查表或直接与患者交流,用无记名方式回收问卷1100份。结果对仪表整洁,态度真诚,语言温和,技术熟练,知识面广的护士满意率为100%,喜欢护士化妆的患者占6.72%,而对态度粗暴、冷淡、技术水平差、知识缺乏的护士均表示不喜欢。结论护士必须加强自身素质的修养,以美好的形象对患者心理施加影响,以促进机体的康复和情绪的稳定。【关键词】护理形象;心理护理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高素质的护士形象已成为当今护理工作的时代要求。但由于每个
2、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护士形象不可能有固定的模式,我们在工作中发现护士形象对患者的心理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也对护理效果起着关键性作用。本文旨在通过调查护士形象对住院患者心理的影响,为采取相应的措施提供依据。1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随机调查外科住院患者1100例,住院时间最长112天,最短7天;观察护士42人。其中工作10年以上17人,10年以下25人;大专以上学历19人,中专23人。1.2方法自编问卷表或直接与患者交流,内容见表1。采用无记名方式调查,收回问卷表1100份然后进行统计,有效率为100%表1问卷调查表2结果调查显示,对仪表整洁、态度真诚、语言温和、行为恰
3、当、技术熟练、知识面广的护士满意率为100%;而对语言生硬、态度冷淡或粗暴、技术不熟练、知识缺乏的护士,所有被调查的患者均表示讨厌和恐惧;喜欢护士化妆的患者仅占6.72%。详见表2。表2问卷调查结果3护理对策开展护士形象工程活动,针对护士不同的临床工作表现制定出规范的形象要求,定期发放“患者满意率”调查表,从仪表、态度、语言、行为、技术、知识面等六个方面对护士进行考评,选出最佳形象护士。3.1仪表衣帽整洁,长发盘起,工作服应整洁、合体美观,方便工作,给人以端庄大方、工作严谨、认真负责的感觉,从而使患者对护士的第一印象就产生信任感。3.2态度对待患者要诚恳、友善、热情、有
4、礼。态度要自然庄重,给患者一种易于接近的感觉,不可冷漠、傲慢和盛气凌人。3.3语言语言是心理护理的重要手段,是护患之间的“桥梁”,良好的语言能给患者带来精神上的安慰。语言的表达是一种技巧,也是一门艺术,护士应善于把握,灵活运用。首先,语音不要过高,语速不易过快,要善于引导患者谈话,并要耐心听取患者的陈述,不可心不在焉。应认真仔细地了解患者的心理并及时将理解的信息反馈给患者;交谈中要多采用安慰性、鼓励性、积极暗示性的语言,绝对避免粗声大气或使用消极的伤害性语言。通过与患者交流,使患者感到温暖,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1]。3.4行为在与患者的交往中,护士应占主导地位,她的行
5、为往往是左右患者心理状态的主要因素,因此,护士应正确运用解释、安慰、劝导、暗示、保证等方式,并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护理,切忌动作粗暴、漫不经心等,给患者带来不快和痛苦。3.5技术操作娴熟的操作技术可以使患者获得安全感,也是护理工作最基本的要求,反应灵敏,操作准确、轻柔,是护士职业形象的特殊表现。护士在工作中,对患者的病情要了如指掌,能针对细微的反应及时分析、判断,并给予相应的处置,且各项操作都要稳妥、快速,力求达到质量高、效果好、速度快的工作效率,一些新的治疗技术和抢救措施都要熟练掌握和运用。3.6知识护理工作的主要对象是患者,其
6、次是患者的亲朋,故在工作中既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还要注意患者及其家属的相互影响和患者的心理变化。所以,护士不仅要有护理专业知识,还要有相应的人文、心理和社会科学知识。在解答患者及家属的诸多询问中,要正确运用,认真对待,不可含糊其辞,更不可用简单的“不知道”来回答患者及家属。4讨论患者住院后面对陌生的环境会感到生疏和孤独,需要有人理解和受人尊重。护士和患者的关系是平等的,因为患者是我们的工作对象,又是我们的信息来源之一。护士如果摆出一副居高临下、训斥人的姿态,将失去患者对你的亲近感和信任感,也得不到你所需要的信息,而患者面对护士的恶劣态度和不良行为,又给患者增加
7、了更多的心理压力,特别是手术前的患者在接受了这些不良的刺激后,其恐惧和紧张心理会更加强烈,而不良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又将严重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和导致手术的结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护士必须以美好的形象对患者心理施加影响,即护士要有意识地向患者发出一种刺激(信号),去影响和启发患者,以此来控制患者的心理和行为,把患者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以促进机体的康复和情绪的稳定。护士必须努力培养自己的整体素质主动调整和保持患者及其自身的心理平衡[2]。【参考文献】1成翼娟•整体护理实践•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4.2王效道•医学心理学•北京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