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太学的社会政治作用

西汉太学的社会政治作用

ID:43660248

大小:3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12

西汉太学的社会政治作用_第1页
西汉太学的社会政治作用_第2页
西汉太学的社会政治作用_第3页
西汉太学的社会政治作用_第4页
西汉太学的社会政治作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西汉太学的社会政治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袂中国古代史课程作业腿西汉太学的社会政治作用薇00520001鲍楠蒅西汉的太学,常被叙述为中国“以传授知识,研究专门学问为主要内容的最高学府”艿毛礼锐《中国古代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第172页。之开始。学者们对太学的讨论,从教育角度涉入的多一些,其它方面的讨论略少。这里从已有的研究出发,观察西汉太学设置的社会政治作用,认为西汉太学并未对董仲舒期待的“养士”,“兴教化”产生很大的直接促进作用,但是却为了培育新的社会政治力量提供了巨大推动。袈太学的建立,一

2、般以元朔五年(BC124年)汉武帝接受公孙弘的建议设置博士弟子员为标志。关于设立太学之动机,董仲舒的《举贤良对策》中有所提及蚇“夫不素养而欲求贤,譬犹不瑑玉而求文采也。故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今以一郡一国之众,对亡应书者,是王道往往而绝也。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今之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所使承流而宣化也,故师帅不贤则主德不宣、恩泽不流。”蚂“夫长吏多出于郎中,中郎吏二千石子弟选,郎吏又以富訾未必贤也。”肁这里说的主要是兴太学以“养士”,“兴教化”,并以之作为改善官僚素质的基础。蚆关于太学的教化作用,

3、这里需要提及西汉时与太学相关的郡国学。余英时先生曾经论述过汉代循吏在教化民众之中的作用,其中提及“武帝立天下郡国之学导师闻文翁之风而起”“汉代的太学制度也有取于文翁郡学之规模”,这里不再从文翁郡国学与太学的渊源方面再去讨论,只是需要注意,所谓民间“小传统”的传播作用。螇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41页。这也与东汉时学在士家的情况相联系,因而在这一个长时段的学风演变过程中,西汉太学的作用不用过分高估。肂为取官作基础也是学者们常常指出的要点,例如冷鹏飞(1985)提及武帝时“缺少符合统治阶级要求的儒术人才。自遭秦火依赖,天下既缺书籍,又少经师,汉代以前

4、诸帝皆不任儒,民间私学尚少,儒士自然缺乏。”葿冷鹏飞《两汉太学述论》(藏北大图书馆学位论文室021/M1985(01))第9页。虿“儒士缺乏”不好说以什么为标准,但是武帝之前,五经各家都有说传授,螇刘师培《经学教科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中对各经的教授流传都有分章讨论。儒生的政治影响也可以从一些儒生的地位中窥见一斑,例如“过秦”反省思潮当中著名的“三贾”—陆贾、贾山、贾谊,以及晁错、王臧、卫绾以及董仲舒、公孙弘等“儒生”都已经走上高位,可见儒学作为西汉前期的“百家争鸣”中甚为活跃的一派,虽不为官方所大力主持,但在民间尤其齐鲁等地已然十分繁荣。蒃董仲舒描述的太学“养士”

5、和功能,是需要以博士弟子入仕做官为目标的。关于武帝之前的官僚结构,钱穆先生曾有这样的说法“当时的政治组织,第一层是宗室,第二层是武人,第三层是富人,第四层是杂途(文学、儒术亦为杂途)”“汉初不重文人,于是各种杂学之士投于各诸侯王门下,与商贾、游侠一样成为对国家统治的反动”。膁钱穆《国史大纲》(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40页。而入仕之法,制度化的即“任子”和“赀选”,出于解除上述“社会不稳定因素”和加强中央集权的考虑,武帝开始实行岁举孝廉的察举制度。蒈但如果说太学的设立是为了培养待察举的“儒生”,那么事实上这种作用并没有凸现出来,“汉代的察举制与后代科举制的一大区别

6、就在于选拔的过程与学校之间没有显著联系”。袇阎步克《察举制的变迁》序言中总结的察举制与科举制几大区别之一。如果说是太学作为一个直接的、独立的入仕途径,则一定要至少满足以下的条件,首先在生源方面应该多来自其他的阶层,其二应该在入仕的数量上有一定的比例。袄先看生源方面:虿“太常择民年十八己上仪状端正者补博士弟子”“郡国县道邑有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所闻者,令、相、长、丞上属所二千石,二千石谨察可者当与计偕诣太常,得受业如弟子。”芇文献通考学校一引《汉书儒林传序》。羆也就是说,博士弟子、如弟子的两个主要来源是太常挑选和郡守推荐,还是引用冷鹏飞老师的统计,他认

7、为“太学博士弟子的选拔比察举制更广泛一些,从西汉时所举的博士弟子看,多有出身卑微的贫贱子弟。”他列举了史书中可见的10位西汉博士弟子如儿宽、萧望之等家贫贱的记载,对比西汉文献中可见的85位博士弟子,这个比例应该不算很小。羁统计表格见《两汉太学述论》第15页,关于文献可见西汉博士弟子计85人。莁再看西汉一朝由博士弟子入仕的情况:肆博士弟子入仕,“一岁皆辄试,能通一艺以上,补文学掌故事,其高第可以为郎中者太常籍奏,即有秀才异等,辄以名闻。”肆或言博士弟子入仕也是有常制的,不过按照《文献通考》记载的西汉一朝做达官的情况:莂“以博士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