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658822
大小:36.3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2
《羊流农场的建设与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羊流农场的建设与发展组建专业队1975年,农业学大寨时期,新泰县委组织全县的公社书记去胶东参观,回来后经县委研究决定全县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大会战。1976年初,羊流公社调集1000余人力组成全县会战“羊流公社农田基本建设专业队”,时称“战山河”专业队。专业队组成时,一无粮,二无钱,三无工具,常常不能及时从生产队得到粮食和钱,缺粮缺钱的局面时有发生,甚至连吃饭都成了问题。再加上大会战所需的炸药、资金等都缺少,困难一大摞。王明读总指挥每次向公社党委董茂祥书记汇报,都是一大堆困难。公社党委会研究决定任命刘满平同志为专业队党总支书记,带领专业队开展工作。专业队抓住新汶县张庄煤矿工程建设需要推沙时
2、机,从队员中抽身强力壮的200人去推沙挣钱。第一个月就拿回来3万多元,专业队的钱解决了。成立羊流农场要想真正解决粮食问题,必须自己种地。经新泰县委批准,羊流公社党委研究决定办农场,开源节流,发展生产,自力更生,自给自足。选准了从小马庄村到济新路以北至沟西岭这一块杂草丛生的乱河滩。1976年冬,全公社和专业队进行大会战,缩河造地。把弯曲的河道取直,打上石坝,用石头护坡;又从官路岭、小河南摩天岭上运土压在荒沙的上面,平均垫土40公分,并按照园田化的要求,划方、筑路、修渠,在农场门前建了一个一万平的大水池。队员们车推肩背,硬是改造出来一片面积达720亩、“平如镜、细如练”的旱涝保收的土地,办
3、起了羊流农场。发展羊流农场1977年春,农场的350亩新地第一季全部种上了玉米。由于是新造生地,土壤肥料极缺,玉米小叶一尺高后,开始变黄,需要上化肥。一般化肥用不上,必须用土杂肥才行。于是,专业队由全公社7个管区组成7个连,男女齐下手,背起了粪筐,开始拾粪,一个大积粪肥的热潮在专业队农场掀了起来。从1977年3月到1978年5月,一共拾大粪四百多万斤。农场的玉米,虽然开始苗情不好,但由于后来水肥充足,玉米大丰收,全部个大粒满,收获后堆在农场里,白亮亮的像小山似的,农场四周全是“玉米墙J一季亩产达到了700来市斤,总产达到了29万多斤。后来还在农场设立了“全县小麦播种指挥部J指导调度全县
4、的小麦播种工作。羊流农场“成立专业队改河造地建立农场拾粪施肥”的做法,得到了县委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县推广。1977年8月份,在县委许希亮书记陪同下,泰安地委高逢五书记来视察,说:“这个地方不错,得好好搞一搞。”壮大羊流农场1977年秋种后,农场购买了五十马力、二十五马力拖拉机两台,柴油机、电动机6台,架设高低压线路4400米,新增胶轮推车140多辆,购置小农具1000多件,农场逐步壮大,实力越来越强。1977年冬,在农场门前盖了一排12间的工棚房和600余平方米的农场小礼堂,全县农田基本建设表彰大会和全公社党代会在这里召开。农场越办越红火,专业队队员的生产积极性也是空前高涨。专业队除种
5、地外,还育树苗一百亩,出一级树苗30万棵;栽桑一百亩,养蚕25张;养牛18头,羊46只,猪30头;养鱼4万尾,种藕3000斤;修了直径9米、深6米的大井一眼。整个农场是田成方,树成行,渠道纵横,绿树葱葱,荷叶亭亭,新房排排。1978年5月份,纪登奎副总理视察路过新泰县,在县招待所二楼会议室,接见了农场刘满平同志,听取了农场有关情况汇报后,说:“你们建农场,既落实了政策,又搞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这个路子可走。”1978年7月8日上午9点,李先念副主席、陈永贵副总理带领着6省3市的省委、市委书记,在山东省委白如冰书记的陪同下,来到了羊流农场。李先念副主席在听取了县委许希亮书记作的25分钟的
6、农场有关情况汇报后,说:"这样办很好李先念副主席、陈永贵副总理来羊流农场的消息,一下子轰动了全国,来农场参观学习的人是一拨接着一拨,全国除了新疆、西藏的没来,其他的省、市、自治区都来过,连大寨的支部副书记都来向农场参观学习。1978年下半年,国家水利电力部钱正英部长带领云南省委第一书记安平生同志,在省委李振副书记的陪同下,来羊流农场视察指导,对农场的建设作了高度评价。新华社副社长来参观访问农场,全文播发了由马成广、孙本尧两位新华社记者写的通讯《政策落实兴旺发达——记羊流公社农田基本建设专业队农场》。美国人韩丁(时任国家农田基本建设顾问)来农场考察,并详细作了情况记录。解散羊流农场十一届
7、三中全会以后,全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场请示公社党委、县委后,就把原先占用小马庄、东张庄、官路等村的地,分还给了各村,剩余部分的地,建起了玻璃厂、石粉厂、电瓶(蓄电池)厂等。羊流农场就这样解散了。口述人刘满平整理人刘玉增魏述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