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572391
大小:7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11
《祥元利贞小儿推拿疗效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祥元利贞小儿推拿是建立在中医整体观念的基础上,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学说为理论指导,运用各种手法刺激穴位,使经络通畅、气血流通,以达到调整脏腑功能治病保健效果。小儿推拿形成于明代,以《保婴神术按摩经》等小儿推拿专著的问世为标志。操作方法上强调轻快柔和、平稳着实,注重补泻手法和操作程序,对常见病、多发病均有较好疗效,对消化道病症疗效尤佳。祥元利贞小儿推拿作用祥元利贞小儿推拿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以推拿手法为主要手段以预防儿科疾病及其和保健为冃的的方法称之为小儿按摩法属中医外治法的范畴。它无毒副作用、无痛苦、效果好、费用低。对新生的
2、疾病、小儿内、夕卜、伤科、神经科及局部感染等疾病均可采用按摩手法治疗。小儿推拿适应对象:岀生至十四周岁以下的儿童。小儿推拿主要以下疾病:呼吸系统:感冒咳嗽、发烧、支气管炎、肺炎、哮喘、鼻炎、鼻窦炎、鼻出血、扁桃体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扁桃体炎等。消化系统:疳积(积滞、奶虏、奶积、食积)、肠炎、舌炎、吐奶、溢乳、打嗝、鹅口疮、口腔炎、厌食、呕吐、腹泻、便泌、肠痉挛、流涎(流口水)、腹痛、腹胀等。其它类:磨牙、遗尿、尿频、夜惊、惊吓、斜颈、脑瘫、面瘫、多动综合症、哭闹、疝气、脐疝、湿疹、尊麻疹、风疹、脊柱侧弯、生长发育迟缓、睡眠不好等
3、。保健类:益智、助长、增强免疫功能。常用推拿手法由于小儿肌肤娇嫩、神气怯弱,因此在推拿治病时,特别要注意手法,强调轻柔、渗透,耍求轻快柔和,平稳着实。操作的基本手法有:推法、揉法、按法、摩法、掐法、搓法、拿法、运法、捏法、擦法、捣法、捻法、刮法、摇法、拍法。除了基本手法外,在儿百年的临床实践中,更家逐步总结出一些有固定程序且有特定名称的操作方法,这些操作方法往往是用一种手法在一个穴位或儿个穴位上进行,故现称〃复式操作法〃,如黄蜂入洞、打马过天河、运水入土等。操作顺序及补泻原则推拿时,应按顺序依次操作,以免遗漏。应先轻手法,如推、揉
4、、运等,后重手法,如掐、捏、拿等;先头面,次上肢,再下肢,最后是胸腹腰背。小儿推拿所使用的穴位,根据其手法操作可分为直线、旋转及垂直方向,可根据操作方向来决定补泻原则。1•直线方向主要是应用推、捏等法施于直线状穴位。总的补泻原则为:向心方向推为补法,离心方向推为泻法,来回推为平补平泻法。有些非特定穴在经络线上,它们共同的补泻原则是:顺经方向推为补,逆经方向推为泻,来回推为平补平泻。2•旋转方向多用于揉、运、摩等手法,施于面、点状穴位。总的补泻原则是:顺时针方向旋转为补,逆时针方向旋转为泻,双向旋转为平补平泻。如果是左右对称的两个穴
5、位时,其补泻原则为:向内旋转为补,向外旋转为泻,双向旋转为平补平泻。3.垂直方向多用于按、掐、拿等手法,施于点状穴位。其补泻原则以手法的轻重定补泻,重手法为泻法,轻手法为补法,不轻不重为平补平泻。此外,还有一些穴位的操作方向为特定的,不受以上补泻原则约束,例如推三关、清天河水等。辨证施治小儿疾病的常见症状为泄泻、呕吐、厌食、发热、咳嗽等,可四诊合参,按照中医儿科学辨证。现以小儿泄泻为例,试述推拿选穴。可根据病史及大便性状初步判断证型。泄泻的基本推拿处方为:推脾经、推大肠、揉脐、摩腹以调和脾胃,助运化湿;运内八卦以调中理气,并加强其
6、他手法;推上七节骨,揉龟尾以调中止泻。1・伤食泻证见泄泻前有伤食病史,大便量多,气味酸臭,常夹不消化食物残渣,伴口臭、腹胀,多为伤食泻。治则健脾消食,调腑止泻。推拿推脾经用补法,推大肠用清法。加揉板门,揉中皖,揉天枢。2•寒湿泻证见人便稀薄多沫,甚如水样,色淡臭味小,苔薄白或白腻,伴恶寒发热、鼻塞流涕等症,多为寒湿泻。治则健脾化湿,温中止泻。推拿推脾经及推大肠均用补法。加推三关,揉外劳宫。1•湿热泻证见大便水样或蛋花样,泻下急迫,大便臭秽,量多次频,或夹黏液,伴发热、烦躁口渴等症,多为湿热泻。治则清热化湿,调腑止泻。推拿推脾经及推
7、大肠均用泻法。加清小肠,推六腑,揉天枢。3.脾虚泻证见泄泻日久不愈,大便稀澹,色淡不臭,夹不消化食物残渣,多于食后作泻,伴形体消瘦、乏力等,多为脾虚泻。治则健脾益气,固肠止泻。推拿推脾经及推大肠均用补法。加推三关,捏脊,按揉足三里。3.脾肾阳虚泻证见泄泻日久不愈,或五更泻明显,伴畏寒肢冷等阳虚表现,多为脾肾阳虚泻。治则温补脾肾,固肠止泻。推拿推脾经及推大肠均用补法。加揉二马,补肾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