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519920
大小:2.39 M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09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第3课 明治维新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课 明治维新学习目标本课主要介绍日本明治维新的措施,学习本课应重点把握以下四个方面:1.废除旧体制的政治措施。2.发展新经济的经济措施。3.倡导“文明开化”的文化措施。4.建立新军队的军事措施。对应学生用书P81清单一 政治措施 废除旧体制 1.加强中央集权(1)内容:①取消幕府的封建领地,逐步收回各藩领地和人民的统治权。②1871年,政府宣布“废藩置县”,由中央政府派官员直接进行管理。③原各藩大名迁居东京。(2)作用:开始建立起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2.废除封建等级制度(1)内容:①取消大名
2、和公卿的名称,改称“华族”,武士改称“士族”,其他一律称为“平民”。确立皇族、华族、士族和平民四种身份。②宣布“四民平等”,废除武士佩刀和“格杀勿论”的特权。③政府通过以公债补偿形式,逐步收回华族和士族的俸禄和禄米。(2)作用:建立起了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的社会体制。[深化认知]“废藩置县”消灭了封建割据,形成了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并在事实上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成为明治维新的一次深刻的革命性变革。 清单二 经济措施 发展新经
3、济 1.措施(1)币制改革:1871年,以金本位的纸币日元作为全国唯一的货币。(2)土地改革:①措施: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②影响:土地所有者经营农业的积极性提高,促进了农业的发展。8(3)地税改革:一律按地价的3%向土地所有人征收土地税,并以货币支付。(4)殖产兴业:①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设备和人才,建立“样板”企业,供私企效仿。②建设近代交通通信事业,为工业发展奠定基础。2.特点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建立了许多资本主义企业,构成了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一
4、个特征。[深化认知]明治维新的目的在于富国强兵,而关键又在于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在当时经济落后、民智未开的日本,人们缺乏创办工业的勇气、信心、技术和资金,因此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植。“殖产兴业”政策的主要作用在于充分利用政府的力量发展经济,是日本明治维新的核心内容。 清单三 文化措施 倡导“文明开化” 1.含义明治政府大力倡导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明。2.表现(1)派遣学生到欧美国家留学,翻译西方著作。(2)仿照欧美国家模式,进行教育改革
5、,建立近代教育体制,1871年成立文部省,统一管理全国教育。(3)生活习俗方面,大力推进西化。[深化认知]“文明开化”对于吸收西洋文化、清除封建陋习、促进日本社会的近代化起了积极作用;但也产生了一些消极作用,出现了轻视日本传统文化、一味追求欧化的倾向。 清单四 军事措施 建立新军队 1.措施(1)1873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常备军。(2)建立军工企业,仿制先进武器,取消武士特权,仿照欧美国家大力改进军事装备。(3)设立
6、军事院校,培养军事指挥人才。2.结果到1890年,日本已经建立起一支现代军队。3.特点8(1)日本军队称为“皇军”。军人接受武士道教育,必须效忠天皇。(2)日本军队只向天皇负责,不受内阁干预。[深化认知]建立新式军队是日本富国强兵政策的重心,但其军队一开始就保留了浓厚的封建军国主义色彩,成为日本帝国主义对外侵略的核心力量。 对应学生用书P82探究点一 明治政府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 [史料探究]材料一 1888~1894年日本工厂数量
7、和蒸汽机数量变化示意图(1)材料一说明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经济状况发生了什么变化?日本政府为实现这一变化采取了哪些经济措施?[答案] 变化:日本已经初步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措施:改革币制;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地税改革;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材料二 日本最初的一批近代企业,主要由国家经营。政府创办近代工业的重点始终放在军火工业方面……后来,政府开始把一大批官营工矿业转让给资本家。高利贷富商岩畸首先接受了原属土佐藩的轮船,创立了三菱公司。(
8、2)根据材料二探究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显著特点。[答案] 国家创办示范工厂带动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政府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结论形成]明治政府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1)用政府力量大力推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如利用政府力量引进技术、设备,创办“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或利用政府力量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2)日本工业发展的重点是军事工业等重工业,这是由日本军国主义传统所致,并增强了日本对外扩张的力量。(3)由于日本政府的扶植,大资本家控制了日本大部分近代工业。(4)利用政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