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让课改走向深刻

思辨让课改走向深刻

ID:43506407

大小:98.0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09

思辨让课改走向深刻_第1页
思辨让课改走向深刻_第2页
思辨让课改走向深刻_第3页
思辨让课改走向深刻_第4页
思辨让课改走向深刻_第5页
资源描述:

《思辨让课改走向深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思辨让课改走向深刻一、对正在进行的生本课堂改革的描述与刻画。1、基本理念: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多学少教。2、实施蓝本:以“问题学习”为中心;以“问题发现、生成、解决”为主线;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小组为基础、互助为核心、兴趣为动力”;以“气氛(让课堂动起来、活起来,活而不乱,动而不散)、思维、生成”为追求;以“三学小组”为基本模式。3、呈现方式:教有所“依”(课前准备、优化的设计);学由生“疑”(问题情境、疑问);“议”益生慧(交流碰撞、相互启发);求同存“异”(交流展示、智慧点拨);学“移”致用(学会迁移、拓展学习);“忆”味深长(反思总结、启迪未来)。二、思辨

2、让课改走向深刻新学期教育局对生本课堂改革提出了实现“三个转变”的总体要求,即:理念推行行动落实搭建框架深化内容面上挖坑点上打井要实现这“三个转变”,需要我们多一份理性,多一份思辨。思辨一:“表现”还是“思维”(课改的着力点、实质与方向)回顾课改,理性的看许多学校看似将课堂还给了学生,却仍然没有解决学生学习不投入的问题——参与讨论展示的永远是几个优等生,大部分学生依然是课堂的旁观者。此外,许多课堂过于追求“表现”,学生展示时载歌载舞、精彩纷呈,但展示的内容却浮于表面,缺乏深入的思考,更缺乏思维层面的深度发掘。这样的课堂,仅仅是表面繁荣,热闹过后学生收获不多。为了让课堂从浅层走向深层,我

3、们迫切需要突破现有观念,寻找新方法,创生深度课堂教学改革的策略。课堂为什么而改,课堂应该更加注重什么?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在世界各国教育目标中,最为一致,也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由此可见,课堂应该充分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诚然,表现是思维的外化,我们无须怀疑表现的价值,也不能排斥课堂活动的形式创新,但“表现源于思维,内容决定形式”,二者不可偏颇。因此,从聚焦学生“表现力”到关注学生“思维力”,实现“表现与思维有机结合,形式与内容和谐统一”,这是深度课改必须迈过的一道门槛。思辨二:“兼顾”还是“颠覆”(课

4、改需要继承与创新兼顾)课改的实质就是改弊端,通过改变教与学的方式,调整教与学的关系,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实现学生更好更快更全面的发展。它不是推倒重来,另起炉灶,而是对传统教学的优化与改进,需要继承与创新兼顾。继承不代表全盘接受,对待传统教学应扬弃而不应抛弃,利用现代教学理论加以改造,把传统教学的特色与优势发扬光大。创新也不代表对颠覆重来,而是对传统教学中不合理的部分进行改造,植入新的教学技术,通过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来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传统的优秀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新课改中同样占据着重要地位。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注重知识系统的系统性;(2)为迁移而教,为发展而练的教学理念;(3)坚持启

5、发式教学;(4)注重练习设计,通过有效训练夯实“双基”;(5)利用“变式练习”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6)重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温故知新;(7)直观教学、动手操作;(8)学生演板展示;(9)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10)注重课堂小结;(11)根据课型、内容灵活选择教法;(12)分层教学,因人施教;(13)开展授后辅导;(14)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15)重视课前准备,深入研读教材等。创新是课改永恒的主题,当下课改创新要着力以下内容:(1)学生自主探究前的引导性材料的设计;(2)自主探究优质任务(问题)设计;(3)小组合作学习操控策略;(4)展示如何从聚焦学生“表现力”到关注学生“思维

6、力”;(5)学生质疑、对抗能力的培养;(6)教师的点拨能力与技巧;(7)评价功能与评价实施;(8)资源的整合与运用;(9)新理念、新媒体、新技术的运用;(10)“三学小组”模式在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不同内容中的灵活运用;(11)科学编制导学案;(12)基于课改要求下的“三学小组”模式运用研究;(13)有效的集体备课等。思辨三:“展示”还是“反馈”(交互式反馈的重要作用)通过课堂展示,学生的表现力被激活,课堂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于是,展示成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词,展示是解决学习内驱力的最好手段,是走进高效课堂的“金钥匙”。然而,也有人认为,展示会消耗大量的课堂时间,应该寻求一种实现课

7、堂生命活力与教学质量双赢的策略。其实,真正的学习发生在展示之前的准备与展示之后的反馈上,展示如同扁担,挑起备学与反馈这两种学习活动。因此,更深度的课堂教学改革应该把聚焦点从展示转移到反馈上。理由如下:课堂倡导对话,没有反馈就难以形成对话。展示强调的是展现、显示,未强调互动特质;反馈则是在沟通过程中信息接收者向信息发出者的回应。一个完整的沟通过程既包括信息发出者的表达与信息接收者的倾听,还包括信息接收者对信息发出者的反馈。展示是引发对话的一种方式,而交互式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