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互动中全面发展

让学生在互动中全面发展

ID:43433398

大小:36.5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02

让学生在互动中全面发展_第1页
让学生在互动中全面发展_第2页
让学生在互动中全面发展_第3页
让学生在互动中全面发展_第4页
让学生在互动中全面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让学生在互动中全面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让学生在互动中全面发展——初中《历史与社会》互动教学的尝试[摘要] 《历史与社会》新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在有效互动中开展教学活动。初中《历史与社会》互动教学就是通过构建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及课内与课外的互动促进学生主动构建知识,内化情感和能力。[关键词]互动教学历史与社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因而在学科教学中,积极推动互动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促进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就成为新课改中广大一线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对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来说,

2、显得尤为迫切。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影响,目前《历史与社会》教学的理念出现了一定的偏差:三维目标得不到全面落实,形式主义泛滥,课堂缺乏生气,教学互动乏力。为了更好地依标施教,提高课堂教学的成效,在教学实践中促进教学互动,让学生在互动中获得认知,熏陶情感,培养技能,从2003年新课改实行开始,尝试着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进行互动教学的探索,经过两年多时间的摸索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所谓互动教学,是立足于教师与学生双方的相互认识、理解、解释的基础上,以教学资源(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资源)为中介的相互作用的教学,以师生双方的平等对话为前提的教学,包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课内与课

3、外互动的教学,是师生共同发展与提高的教学。按照这一理念,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在师生、生生、课内与课外互动中主动构建知识,内化情感和能力的课堂教学形式。一、确立教学活动角色,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互动马克思主义把交往理解为人类存在和发展的一种存在。交往是互动的基础,交往的最高境界是互动的产生。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的社会本质是交往,无论什么教学,总是存在教师与学生双方的交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师生互动要依赖于教师的教学设计,即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规划、设计好学生在教学的活动项目、活动指向及发展趋势。教师在进行教学

4、设计时应在“激发兴趣、引导参与、诱发思考、指导方法、提供资源、点拨疑难和培养习惯”等环节上下功夫,面向全体学生,善于和不同层次的学生沟通,拉近师生心理距离,围绕“学生”这一中心,去设计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环境,充分体现新课标对教师行为职能转化的要求,做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激励者和参与者。同时,教师也要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设计教学时要给学生提供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和选择活动的机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是重视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但不能把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简单地解释为就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等。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实践活动的主体。“独学而无友,则孤陋

5、而寡闻也”,新课程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在课堂教学中尽量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学生在学习中敢于并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在互动中获得多方面的发展。例如,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垂直的牧场”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天山垂直牧场形成的原因和其中的科学道理,进而理解哈萨克牧民的“转场”文化。在学习中让学生体验山区人民因地制宜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美好生活和文化氛围,感受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让学生在体会人与大自然和谐之美的同时,认识到当地人们是如何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在本课教学中设计了这样的情境:过惯了城市流浪生活的三毛也想赶

6、时髦,选择到天山旅游。“三毛”、“旅游”等都是学生熟悉而又感兴趣的话题,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心动不如行动,三毛上路了。“天山在哪里?请大家提供三毛一些信息。”“你的信息从哪里获取的?”教师既启发学生思考,又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天山“四季牧场”的形成,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将天山从山麓到山顶自然景观的变化的相关图片错乱,让学生在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互评互判做出合理的判断。从而揭示牧场的垂直变化,引出垂直牧场的名称。这既突破了难点,又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在创设的情境中提炼出许多有一定深度和梯度的问题让学生展开对话。如在

7、教学哈萨克牧民的转场时,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三毛向谁要的保暖衣服,穿上后为什么会觉得不舒服?”“哈萨克人还有哪些与我们不同的生活习俗?”问题提出后,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作为指导者、激励者的作用,并对学生的回答做出积极而又恰当的评价。此时,学生的思维很活跃,纷纷亮出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看法。“民族习惯不同”、“为了适应游牧生活”、“因交通不便,就地取材”等等不同的答案脱口而出。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讨论回答后,师生有了共识:这些生活习惯都是为了适应天山的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