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的基本精神

中国艺术的基本精神

ID:43413138

大小:1.92 MB

页数:25页

时间:2019-10-08

中国艺术的基本精神_第1页
中国艺术的基本精神_第2页
中国艺术的基本精神_第3页
中国艺术的基本精神_第4页
中国艺术的基本精神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艺术的基本精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國藝術的基本精神之物我一體,崇尚自然強調天人合一,即是追求與自然的和諧統一,順應自然,崇尚自然。如何能夠做到天人合一,順應自然?打破對立,反對分裂。天與我並非相隔的兩物,而是不同形式但同類之物;天人同類,按道理可以互相感應。中國古代美學從來不把自然看作是存在於人之外而與人疏遠的對立物人自然的人化宇宙人化的自然相互滲透天人合一的藝術精神春秋戰國至秦漢,人的問題成為哲學探討的中心問題之一。諸子百家沒有一個不高度重視人的。人的尊嚴得到空前提高。人是宇宙中心,決定了人在審美活動中處於主導地位,而不應扮演從屬自

2、然的角色。藝術既然是人的創作,就理應顯示人的力量,傾吐人的內心。崇尚自然屬於美,其實是道家的審美觀。莊子:天下有大美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無為自然美自然的一切、包括山水松竹等自然景物,都是美的根源,美的對像。自然就是美,例子有:一.畫題材多與自然景或物有關以山水景色為主以花鳥動物為主以墨竹蘭石為主二.園林中國園林是藝術地再現自然,造成富於自然山水情趣的藝術效果,表現了人的感情和趣味,人歸於大自然的懷抱之中,要求人工美和自然美的高度統一,又富於一般山水所沒有的神韻和氣質。再造山水,融合自

3、然繪畫中物與我的關係問題?繪畫藝術創作要以自然為對象,通過作品的創作,產生一種動人的境界,表現到畫面上來,把客觀世界的物與畫家主觀精神的心有機地統一起來。中西方的不同藝術觀西方:傳統藝術歷來主張摹仿自然強調對外物的摹仿和反映,對自然和現實不是從主觀方面去理解亞里士多德:最好的藝術必須照事物的應當有的樣子去摹仿中國傳統藝術具有很強的主觀表現性,藝術家在創作過程中十分自覺地把內心世界、主觀精神傾注到審美對象中去,因而藝術作品所描繪的客觀景物,總是包含著作者的情思和對生活的評價。比較兩尊雕像有何不同?肌理與尺

4、寸盡量與真人貼近摹仿真人體態安詳,面容慈悲,明顯有作者的感情在內。西方傳統美學強調對現實的再現,偏重於追求關於自然的知識。中國藝術偏重抒發主體精神,追求主體人格的精神自由。以山水畫為例中國人對自然態度並不對立,中國畫家並不像西方畫家般以旁觀者的角度看山水,而是希望引導觀畫者可以置身其中。方法是運用全景構圖,將複雜的景物苦心經營,令觀者隨著視線的移動,不期然的代入山水之中。例子多視點讓觀畫者從不同角度欣賞景色,仿似可以在山水之間步行,從而代入山水之中,達到融入自然的境界。人不高於樹船不大於山人不高於樹比較

5、西方的畫法固定視點,景物遠小近大空間和時間的無限在中國的詩畫和建築園林中,都不會表現為一個不可追蹤的遠點。時間和空間終而復始,它們的無盡就在於它們的循環無限的時間和空間並非不可窮盡的直線而是歸返自我的環周中國繪畫沒有自一點光源造成的光影,反對定點透視法把世界推向無盡的崖際。定點透視,景物服從獨立的空間。中國詩詞對空間和時間的體會王維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陸游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園林中的人行道總是由一些套合的回路組成,表達無限的深遠。由長廊、廊橋組成回路。製作:鄭健華一九九年四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