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410040
大小:15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01
《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复习典型试题(3)教科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复习题(三)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质量相等的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铜的密度而在于铁的密度,可能使甲和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的方法是( )A.将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铁块分别放在甲、乙的上面B.将体积相等的铜块和铁块分别放在甲、乙的上面C.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质量相等的部分D.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体积相等的部分2.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压强的是()3.下列图像中,能正确描述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的是()4.医生为了给患者输液,用网兜把药瓶倒挂在支架上,瓶口插有输液管和空气管,如图8所示。输液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血液
2、回流到输液管中,可将药瓶适当的降低B.瓶内药液对瓶盖的压强越来越大C.瓶内上方气体的压强始终不变D.空气管中的空气与药液接触处的压强等于大气压5.如图所示,小华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长方体木块A,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即可测出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在木板运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A受到的是静摩擦力B.木块A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C.拉动速度变大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D.木块A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向左6.如图6所示,绳子OO′悬吊着质量忽略不计的杆,在杆的a点挂上重物G,在O右侧某点b处挂上钩码.重物G
3、的质量及a到O的距离不变,要使杆保持水平,b点挂的钩码个数(各个钩码质量相同)和b到O的距离的关系是图7中哪一幅图()7.装有液体的甲、乙两烧杯,如图9,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当物体静止后两烧杯中液面恰好相平。液体对甲、乙两烧杯底部压强分别是P甲,、P乙,液体对两物体的浮力分别是F甲、F乙,则对它们的判断正确的是()A.P甲>P乙,F甲=F乙 B. P甲=P乙,F甲>F乙C. P甲=P乙,F甲<F乙 D.P甲<P乙,F甲=F乙二、填空及简答题8.如图所示,物体A重30N,B重15N,物体A的底面积为10cm2,物体B的底面积为5cm2。则A对B的压强是P
4、a,B对桌面的压强是Pa。9.小明为了在取书时不把书架弄乱,设计了一个“方便书架”,每本书都加上一个“铁支架”(如图甲所示)。(1)若图甲中书本重3牛,书本底部与铁支架的接触面积为20厘米z,则书本对铁支架的压强为帕。(2)小明取书时,作用在按压块上的力始终与按压块垂直,铁支架从图甲状态匀速转动到图乙状态的过程中,小明所用的力的大小(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0.把重5N、密度为0.9×103kg/m3的实心物体投入水中.当物体静止时,物体处于状态(填“漂浮"、“悬浮”或“沉在水底"),物体所受的浮力是N,物体排开的水重是N。(水的密度为1.0×103kg/
5、m3)三、实验探究题11.我们生活的空间存在着大气压,只是我们平时没有在意它的存在.现提供下列器材:A.塑料吸盘两个B.玻璃片一块C.玻璃杯一个D.带吸管的纸盒饮料一盒E.水.请你选择所需器材,设计一个小实验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1)写出你所选用的器材,并简述你的实验方法及观察到的现象。(2)请举出一个在生活中应用大气压的例子:12.实验台上有如下实验器材:一个带支架的杠杆、一个量程为0-5N的弹簧测力计、六个质量均为100g的钩码和两段细绳。请利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在杠杆平衡时,如果动力臂和阻力臂保持不变,则动力跟阻力成正比”。(1)在你所设计的实验中,
6、如果用点A表示钩码作用在杠杆上的位置,用点B表示弹簧测力计作用在杠杆上的位置,请在图中的杠杆上标出A点和B点。(2)请写出主要实验步骤。13.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①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②可能跟物体的重力有关;③可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④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⑤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李明做了如图14所示的实验:他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挂一个铁块,依次把它缓缓地浸入水中不同位置,在这一实验中:(1)铁块从位置1-2-3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从位置3-4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7、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通过这一实验可以验证上述猜想是正确的,猜想是不正确的(填上面猜想的序号)。(3)给你一杯清水、一个熟鸡蛋和适量的食盐(如图15),请你设计实验验证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是否有关。简要写出你的实验验证的方法四、计算应用题14.如图l4所示,小明在跑步机上锻炼身体.设他在跑步机上以5m/s的速度匀速跑动30min,跑动的总动力为40N.求:(1)他在这段时间内相当于跑了多少路程?(2)他在这段时间内做了多少功?(3)他做功的功率是多少?15.如图是搬运工人用滑轮组将仓库中的货物沿水平轨道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