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405419
大小:2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02
《人教版三语下《惊弓之鸟》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惊弓之鸟》教学设计执教:槐海侠一、导入,引导学生理解课题的字面意思1、比赛看谁说的成语多,学生自由回答。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也是一个成语,叫——《惊弓之鸟》。2、板书课题,题解。师:“惊”是什么意思?(受惊)“弓”是什么意思?(在课文里指拉弓的声音)“之”在这里是“的”的意思。那么,“惊弓之鸟”就是——听到弓声就惊恐害怕的鸟。二、初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大雁掉下来的根本原因1.初读课文。出示课件师:课文中的两个主要人物是谁?(更羸、魏王)用一个词来说说他们的关系?(君臣)自己挑更羸或魏王的话来读读。师板书人物对话的四种表达形式。2、读句子。师:请你到课文中找一找,每一处的人物语
2、言分别用了哪一种形式?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形式读一读。指名读,问:“你能把它换成提示语在前的形式读吗?”指名几个学生换几种表达形式读。3、引导学生理解大雁掉下来的原因师:刚才我们读了课文,下面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这只大雁掉下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它受过箭伤;2、听到拉弓的声音。)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一)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开头的三句话。(出示前三句)师:请你读一读这三句话,说说从中得到什么信息?“射箭能手”说明他射箭的技术上是非常高明的,不是一般的人。“一只大雁”说明它离开了集体,是一只孤雁。“慢慢飞,边飞边鸣”说明它受过伤,伤口疼痛。(二)引导学生理解“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
3、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这句话。师:大家的发言很有道理,这里有一句话是更羸说的,请你读一读。(学生自由读出示句子)指名读,要读出更羸那种“胸有成竹”的感觉。师:读得不错,有点更羸的味道。我们继续看课文,看看更羸是怎么做的?(三)请你找出更羸做的句子,读一读。指名学生读。师:这一段话中,有一个字很关键,是它置大雁于死地?注意把让大雁送命的字圈出来。教师巡视。师:为什么“嘣”字置大雁于死地?(根据回答板书)嘣——害怕——往上飞——伤口裂开——掉下来(四)学习第9自然段1、齐读师:刚才你们所讲的原因都在课文第几自然段?一起读一读这段话。2、理解“它一听到弦响……就掉了下来。”师:请大家
4、再读读这两句话。(1)你能用“因为……所以……”说说这两句话吗?也就是大雁掉下来的原因。我来起个头,因为大雁听到“嘣”的一声,所以……指名学生说。(2)师:说的真好,能变一种形式说吗?先说结果,再说原因。如:大雁之所以心里害怕,是因为听到弦响。指名说。3、引导学生学习“它飞得慢……得不到帮助。”(1)师:你们的思路很清楚,大雁掉下来的原因归根结底是因为听到“弦响”。如果这拉弓的人不是更羸,是魏王或魏王身边的其他人,又或者是在坐的你,那大雁还会不会掉下来?既然如此,那更羸有什么了不起,把大雁吓下来的本事,谁都有,他能算得上射箭能手吗?更羸的本事是什么?你能用这个句式写话吗?出示:更羸的本
5、事不仅是( ),还是( )。(出示课件)(2)课文中哪里体现更羸善于观察?请大家继续读第9自然段,找出来读一读。我们仔细分析更羸是怎样善于观察、推理判断的。(出示课件)(3)提升师:说的真好,所以更羸只用拉弓不用射箭,就能把大雁射下来。这也是我们大家值得学习的地方,遇事要善于观察、学会推理分析、判断。(4)引出“惊弓之鸟”的引申义师:“惊弓之鸟”这个故事我们已经学完了。“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本意及引申义又是什么呢?讲的是一只被弓箭吓怕了的鸟,比喻受过惊吓,遇到一点动静就异常恐惧的人。请你用“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来说一句话。如:自从被车撞后,他现在
6、一看见车就成了惊弓之鸟。你能说一两句吗?四、再读课文,引导学生理清思路师:我们看看课文是按什么思路叙述的。这篇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先写了更羸说不用箭就能让大雁掉下来;再写更羸果然不用箭就让大雁掉下来;最后写了更羸不用箭让大雁掉下来的原因。)学生自由回答师补充。(5)我们学这个成语有什么意义?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别犯“惊弓之鸟”的错误,遇到紧急情况要冷静,别自己吓自己要想出救自己的办法。(6)讨论:究竟是谁害死了这只惊弓之鸟?五、学习课文中生字课件出示生字及词语。1、学生自由读。2、指名读。3、学习课文中词语。板书设计:惊弓之鸟飞的慢叫得惨观察受过伤孤单是群分析判断害怕高飞
7、掉下来教后反思:《惊弓之鸟》这篇课文是一个成语故事,讲述的是古时候有个射箭能手叫更羸,通过观察天上的大雁后,不用箭,只拉一下弓,就使大雁掉下来的故事。这则成语故事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全文共九个自然段,按照先果后因的顺序展开叙述,环环相扣,是一篇很有说服力的推理文章。教学本课时我的主要目标: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从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启发,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2、初步培养学生乐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兴趣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