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400652
大小:19.1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30
《对话丘成桐:“要成科技强国 必先成数学强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对话丘成桐:“要成科技强国必先成数学强国”大洋网讯8月13日,第八届“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总决赛在清华大学落下帷幕。持续7个月的比赛共吸引270所中国高校的近千名学生参赛,充分显示了丘成桐的影响力。作为世界最杰出的数学家之一,丘成桐27岁攻克世界数学难题“卡拉比猜想”;34岁获得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兹奖;46岁获得数学界杰出成就奖——克拉福德奖;61岁获数学界终身成就奖——沃尔夫奖。全世界同时获得这3个奖项的只有两个人,丘成桐是其中之一。如今,丘成桐不仅是哈佛大学物理系和数学系教授,还是清华大
2、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主任,他十分关注中国教育改革、中国数学人才培养。近日,广州日报记者在北京对话了这位数学界“大腕”。我国本科教育有极大提高广州日报:你在哈佛任教了30年,他们的教学模式和国内有何不同?丘成桐:美国知名大学接收学生,数学和英文是最重要的两门课。相反,国内对数学却没有这么重视。在国内有些成绩很好的学生,到了哈佛后不及格。后来我发现,一些中国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不大,家长不希望孩子去念数学,因为他们认为数学是很枯燥,同时“钱途”也不是太好。广州日报:高深的数学在生活中真用不上吗?丘成桐:我
3、觉得是媒体没做好这方面的普及。21世纪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都跟数学有很大关系,人工智能、量子物理、通信科学等都跟数学有关。比如做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唯一能保证汽车不出错的办法,就是通过逻辑推理来推导出一个数学模式。否则,那就要出大问题。中国要成为科技强国,必须首先成为数学强国,数学是很多工业的基础。广州日报:这两年哈佛数学系有没有招收中国学生?丘成桐:有,每年都有一到两个。最近几年,中国学生的表现比过去提高很多,这跟我们搞了一些中学生和大学生的数学竞赛有很大关系。中国的本科生教育这些年有了极大的提
4、高。以前我们在哈佛收的中国学生,180分满分的卷子,中国学生只能考90分,但美国学生能考150分,现在中国学生也能考一百五六十分了,但最顶尖的那部分还有差距,美国学生的创造能力比我们强一些。因为我们接受的数学文化深度不够,中国有创造力的数学大师太少了。广州日报:华人数学家在世界数学界是什么水平?丘成桐:影响力没你想象得那么大。在数学界,我们与欧美还是差距很大的。这样说也许会伤很多人的心,但得承认差距。有些奥数题我也不会做广州日报:你设立的“丘成桐数学竞赛”和“丘成桐科学奖”是否达到预期效果?丘成桐:
5、数学竞赛在全国中学和大学都有,应该说极大提高了中国学生的数学水平。至于科学奖,是为了鼓励研究性学习,效仿美国的“西屋奖”。我的两个孩子都得过“西屋奖”,这个奖对他们有很大影响,他们对做科研感兴趣。这个奖为美国培养了不少一流的人才,我想中国小孩子也应该培养这样的创造力。广州日报:奥数这些年依旧很火,你觉得该降降温吗?丘成桐:奥数是人为加重了孩子负担,考的是一些偏门、刁钻的问题,覆盖的只是数学的很小一部分,很多数学问题在奥数里面是不能体现的。奥数有一些题目,连我都不会做。这没关系,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数
6、学有那么多问题,不懂其中一两个没影响。如果只学奥数,对其他数学问题却不懂,那就得不偿失了。奥数是点心,点心吃饱了,不吃正餐,肯定会营养不良,这对孩子伤害很大。小孩不停训练,像机器一样,对数学渐渐没兴趣,对做学问没兴趣了,危害很大。不发展基础科学会犯大错广州日报:家长该如何发现孩子是不是学数学的料呢?丘成桐:数学是训练人的推理能力的,我觉得在中学之前,务必对数学保持足够的兴趣,让自己进入数学的殿堂。将来,你可以对很多自然学科感兴趣。广州日报:你之前也提出过,中国应该对理论数学更加重视,而非应用数学?丘
7、成桐:这么多年来,理论数学的水平跟不上,一直制约着中国数学的发展。比如说,中国学界之前一直不接受虚数这个概念,也就是i2=-1,直到19世纪才引入虚数概念,而欧洲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就开始对虚数进行研究,比我们早了几百年。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出一套科学研究方法。有了虚数之后,概率、波动、量子力学,这些东西都能解释了。中国人为什么一直排斥虚数呢?因为感觉它没什么实用价值。不发展基础科学,而企图跨越过去直接发展应用科学,这会让我们犯一个大错误。不能说这个东西对社会没好处,我们就不理它。打个比方,引力波的研究这
8、几年有很大发展,引力波探测成功,为人类观察宇宙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窗口。而引力波的发现,根本原因是物理学、工程学、基础数学和计算数学研究结合起来的成果。好奇是人类发展的基本动力,但好奇现在很稀缺,大家功利心很强,有人为了钱,有人为了名。好的学问不见得能使国家很快强大起来,但是一个强国必须有大量真正有学问的学者。在做学问上,有时候不能强调“学以致用”,当大家都想着怎么把数学知识去变现、产生价值的时候,肯定是某个方面出了问题。数学和文学有相通之处广州日报:你能成为一名著名的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