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毕业论文论坐忘

国学毕业论文论坐忘

ID:43391854

大小:58.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0-01

国学毕业论文论坐忘_第1页
国学毕业论文论坐忘_第2页
国学毕业论文论坐忘_第3页
国学毕业论文论坐忘_第4页
国学毕业论文论坐忘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学毕业论文论坐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XX大学毕业论文论坐忘2014年6月25日论坐忘内容摘要:本文首先具体探索了坐忘的本来意义,笔者乂将它的具体成分化归为养生、思维方式、哲学意义等三个层而,在具体阐释了坐忘的三个层面Z后,又着眼于现代社会,表达了坐忘对现代生活的重要希望。关键词:坐忘超越;养生;坐忘的现代意义先探讨一下“坐忘''的历史面口。《庄子》的原文是:颜回曰:“回益矣。"仲尼N“何谓也?吐4“回忘仁义矣「,曰:“可矣,犹未也。讨也日复见,曰:“冋益矣。”曰:“何谓也?"曰:“冋忘礼乐矣!”曰可矣,犹未也。吟也日复见,曰:“冋益矣厂曰:“

2、何谓也?,旧:“冋坐忘矣。”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丁•大通,此谓'坐忘'「仲尼曰广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1]“坐忘"就出自于此,要说“坐忘"还得先从庄子的思想谈起。这里借颜回Z口说出了庄子的心声,仿佛是他直接与儒家创始者孔子对话,但是这并不是儒家所真止关注的,相反,儒家所关注的更侧重于现实伦理政治,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老子也讲治国,但方式不同,他说“爱国治民,能无为乎?42]但是到了庄子则越来越有脱离冇限现实或者说超越现实的倾向,

3、他以为“帝王Z业,圣人Z余事。”[3]那么他的圣人理想又是怎么样的呢?在《逍遥游》中提出了“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总体理念,还刻画了藐姑射之山的神人,即“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痈而年谷熟。”很明显这里具冇了十分明显的宗教精神,特别是后来,他又在文屮论述了高深的有道Z人的形象,如在《大宗师》中有精彩而玄妙的描述,“何谓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若然者,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慄,入水不濡,入火

4、不热。是知之能登假于道者也若此。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喘言若哇。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诉,其入不距;脩然而往,脩然而来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若然者,其心志,其容寂,其颖;凄然似秋,煖然似春,喜怒通四吋,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4]这就是他心目屮的道徳高深Z人,当然他的理想道人的刻闹是传承了老子思想的,但庄了以文字阐释其真人形象,则直接意味着

5、在一定程度上,道是可学的,道具有可把握性,其主旨还是劝并教世人修道以及解脱的方法。他的超越方法在《庄子》一书中有所透露,除了让世人明口世界以及人间的本质Z外,述提供了具体的超越方法即“心斋”与“坐忘雹在《人世间》中,又借孔子与颜回的对话阐释自己的理论。“颜冋曰:'冋之家贫,唯不饮酒不茹荤者数刀矣。如此,则可以为斋乎?’S:'是祭祀Z斋,非心斋也。,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Z以耳而听Z以心,无听Z以心而听Z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5]孔子

6、与颜冋到底会不会这样呢?可能我们相信孔子会佩服道家的学问,但是他并不实行,而是有与Z相反的行为,所以大部分学者都认为这是庄了借孔了之口而传达自己的心声。实际上,“心斋”实现了心灵的虚静精纯,而“坐忘和尼?“坐忘"并不仅仅指静坐的姿态,也不仅仅指所谓“忘"的状态,它应该是一种用身心求证到的实有的生命状态,不是一种自我陶醉或麻醉。《天隐子•坐忘》说:坐忘者,因存想而得、因存想而忘也。行道I佃不见其行,非“坐”Z义乎?有见而不行其见,非“忘”Z义乎?何谓“不行”?曰「心不动故。"何谓“不见”?H:44形都泯故。"

7、[6]这里的“坐,,应该是一种由形式进入实质的途径,就像过河之筏,到了彼岸就不可以留恋它了,而“忘”呢,则是一种超越了世俗现实世界的种种规则Z后心无挂碍的状态,很明显这里并不是指门我麻醉与逃避,首先,口我麻醉者根本就无法完全忘却牵挂,而逃避并不是永远的办法,总冇一天还要面对现实世界,那么他的心灵的河流能够真的静止下来吗?恐怕很难,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彻底地清净,这时就有两个方法,其一,以超越现实、完成现实进而超越自我,以实现心灵之清净;其二,以超越自我、回归生命为寄托来实践身心的超越境界、完美境界。很明显,庄了

8、更喜欢后者,有人说这是艺术境界,也有说这是宗教境界。恒毓博士指出:坐忘意味着得定是说,实现了坐忘的人实际上是处于定心的状态。《天隐了•神解》说:“斋戒谓Z'信解',安处谓Z'闲解',存想谓Z'慧解',坐忘谓之'定解',信定闲慧、四门通神谓之'神解"这就是说,坐忘是道教修炼的五个层次屮的第四个阶段,是由定心而解的阶段。坐忘成功的标志是神解而悟道是说,坐忘是否成功,悟道与否是最好的衡量标准。[7]并且还和佛家参禅进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