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381581
大小:3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30
《山东省临沭县第三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诗五首》教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山东省临沭县第三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诗五首》教案新人教版课型:精读课时:2主备人:莫颖序号:30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2.研读品味,体悟诗的表现手法。3.反复阅读,领会作者意志和情趣。教学重难点 1.整体把握和感悟诗的表现手法。2.语感的培养和诗歌表现手法的学习。教法介绍背景,反复诵读法;联想想像,比较阅读法。学法诵读、讨论、自主探究。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从《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派,“田园诗派”就是其中之一。旧时代的一些诗人,对现实不满,退居山野
2、,避入乡村,通过对自然景物尤其是田园风光的歌咏以抒发情怀。这类诗被称为田园诗,写这类诗的诗人也就被称为田园诗人了。陶渊明就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田园诗人。他与最早的山水诗人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被合称为“陶谢”。听人说美味,总不如自己亲口尝一尝来得真切。今天我们就来品陶渊明《饮酒》诗之美味吧! 二、解题4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他是东晋开国元勋陶侃的后代,他三次出仕,三次退隐,最后下决心走上归田之路。在东晋末年,玄学盛行的背景中,他的诗表现出一种新的人生观与自然观,反对用对立的态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一体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他共写《饮酒》诗2
3、0首,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听五首诗词录音一遍;接着听《饮酒》一遍,听清字的读音、诗句的节拍及重音之处等等,然后学生对照课文注释自读一遍,再听第二遍录音,学生默默地跟读。 (2)补充《饮酒》的注释。①喧:吵闹的声音②君:指陶渊明。这句是假设有人问陶渊明。 ③心远地自偏:自己的心灵已经远离了尘俗的牵缠,所住的地方自然也就好像显得清静起来了。④辨:说明。 ⑤忘言:想不到用什么语言来表达。 (3)教师根据自己的体会范读《饮酒》两遍。指导背诵。2.课文研讨。 (1)对一些重要词语及句子的理解。 ①既然生活在人
4、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而无车马喧”呢? ②“悠然见南山”的“见”有的版本作“望”,能说说两种版本的优劣吗?③如何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两句的诗意? 3.欣赏品味。 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四句是写景名句。王士稹在《古学千金谱》中说:“山花人鸟,偶然相对,二片化机,天真自然,既无名象,不落言筌,其谁辨之?” ②“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都属值得一品的名句。5.课堂训练。(1)当堂背诵《饮酒》。(让学生再次整体感悟这首诗。)4(2)逐步把握欣赏诗词的方法。明确:欣赏,先要弄懂诗词字面上的意思;其
5、次运用联想和想像再现诗句所要描述的画面或形象;接着把握诗所创造出的意境。同时从内容、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等方面加以欣赏,以获得自己的感悟。四、自读《行路难》1.解题。《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这首诗是李白在天宝三载(744)离开长安时所作。诗中写世路艰难,反映了政治上遭遇挫折后,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抑郁和不平;同时,又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2.齐读诗歌,探究学习。(1)《行路难(其一)》诗中,哪些动作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内心情感?(2)李白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作者为何会有这种感受
6、的?五、布置作业背诵这两首诗。默写《饮酒》。第二课时一、研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解题。 此诗作于上元二年(761)八月。茅屋,即成都草堂,是杜甫入蜀后,在成都浣花溪边盖的一座茅屋。诗中描绘了秋风破屋,长夜沾湿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 2.朗读诗歌,注意正音,读出七言诗的节奏、重音,读出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3.质疑字词。(1)虚词。俄顷:时间副词,一会儿。向:副词,渐渐。安:疑问代词,怎么。呜呼:感叹词,哎。4(2)实词(活用)。向昏黑:变暗变黑(形容词作动词)。风雨:刮风下雨(名词作动词)。4.思想内容。描写自己饱经离乱、困苦凄凉的生活,体
7、现自己要让天下寒士得到安乐的情怀,由己及人,感人至深。二、鉴赏《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解题。读标题,介绍唐代边塞诗的特点。2.研习课文。(1)听录音朗读,辨别节奏。(2)师生朗读,明确节奏。(3)研读:以4人为一小组,相互交流,记下疑难之处。(4)师生共同解读,讨论纠正,扫除词语障碍。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3.学生朗读全诗,并背诵。三、自读《己亥杂诗》1.赏析。此诗前两句写景: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诗人的马鞭所指,东往天涯海角,可见辞官的决心之大。但辞官不等于放弃理想,亦未割断自己与朝廷的感情
8、牵连。诗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