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363214
大小:450.78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9-09-30
《初中课外文言文训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课外文言文训练(-)陈万年教子万年尝病,召其子咸①,教戒②于床下。语至夜半,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③(chdn)也。"注释:①咸:陈咸,陈成年之子。②戒:同“诫”,教训。③谄:奉承拍马1•解释下列句子的加点字(4分)(2)县晓所(4)太要教咸(1)欲杖之吉⑶咸叩头谢曰谄之2•翻译:大要教咸谄也。3•你认为陈万年的做法对吗?为什么?(2分)(二)多言何子禽问曰:〃多言有益乎?〃墨子曰:〃虾蟆、蛙、蝇,日夜恒鸣,口干舌擀,然而不听。今观晨鸡,时夜而鸣,天下振动。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时也。(《墨子•附录》)困
2、,疲劳。(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①日夜恒鸣()③多言有益乎()②然而不听(④时夜而鸣()(2)翻译下面句子。唯其言之时也。(3)从某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三)、对牛弹琴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转为牛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踝踐而听。注:①操,琴曲。②躅踱(didxid),踮着小步。(1)解释下面加点词。①伏食如故()②不合其耳也()③孤犊之鸣()④即掉尾奋耳()(2)翻译下面句子。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即掉尾奋耳,踝踱而听。(3)从某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四)南桔北枳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人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
3、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注释:避席:离开座位。这里表示郑重、严肃。古时把席子铺在地上,人坐在席上,所以座位叫“席”O徒:仅仅得无:难道(1)解释下面加点词。①吏二人缚一人追王()()②缚者曷为者也④所以然者③齐人也,坐盗()何()(2)翻译下面句子。①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①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3)从某一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五)伯牙破琴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
4、在泰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1)解释下面加点词。①方鼓琴而志在泰山()②终身不复鼓琴()①巍巍乎匿泰山()④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2)翻译下面句子。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3)从某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六)、守株待兔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注释:①耕:耕田种地。耕者,耕田的人,农民。②株:树木被砍伐后,残下来露出地面的树根。③走:脖颈,就是脖子。⑤释:释放,把
5、东西从手里放下来的意思。⑥耒:耒耕,古代耕田用的农具,就是犁耙。⑦冀:希冀,就是希望的意思。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①兔走触株(()其耒而守株③冀复得兔((④而身为宋国笑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与“而身为宋笑”中的“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4分)()A、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B、为人谋而不忠乎C、始悟为山市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D、此何遽不为福乎4、为什么宋人不会再得到兔子?(4分)(七)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①,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A自谓可使千里成壤。经图列说干②州官,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B沟湎甫成③,
6、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听,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注]①经年,一年左右②列说,到处游说;干,求见。③沟汕1,沟渠;甫,冈IJ。1.解释加点字;会:几:岂:惟:2.翻译画线的句子:A.自谓可使千里成壤B.沟池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3.古人欺骗刘羽冲了吗?请具体说明理由。(八)屮山猫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①,中山人予之。猫善扑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②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于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③,坏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
7、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④而去夫猫也?”注释:①中山:地名②盍:何不③垣墉:墙壁④若之何:为什么1•解释下列加线字;(1)吾之患在鼠(诸?”()(2)告其父曰:“盍去)2•联系上下文,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对上面这则寓言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则寓言告诉人们,若想解决问题,必须首先考虑自己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只要达到了这个目标,其他方面即使有些损失,也尚在所不惜。B、一个人如果在纷繁复杂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