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正畸患者心理特征分析及护理对策

口腔正畸患者心理特征分析及护理对策

ID:43329003

大小:2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30

口腔正畸患者心理特征分析及护理对策_第1页
口腔正畸患者心理特征分析及护理对策_第2页
口腔正畸患者心理特征分析及护理对策_第3页
口腔正畸患者心理特征分析及护理对策_第4页
资源描述:

《口腔正畸患者心理特征分析及护理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口腔正畸患者心理特征分析及护理对策口腔正畸患者心理特征分析及护理对策【摘要】目的:通过对就诊正畸患者心理特征观察分析,针对不同的心理特点,找到相应适合的护理对策,使患者全力配合完成正畸治疗。方法:将患者分未成年和成年人两类,并配合针对性的护理完成正畸治疗。结果:患者心理特征在口腔正畸治疗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结论:充分了解正畸患者的就诊心态,加强对患者心理护理对治疗效果起到积极的作用【关键词】正畸心理护理【中图分类号IR91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240-01随着社会经济

2、的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爱美需求越来越多,自我形象完美程度的不断追求。口腔正畸也已被很多人接受和重视。矫治牙齿是一项长期的治疗护理过程,除了大量的日常护理工作,其中患者的心理在整个正畸治疗过程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正确分析患者的心理特征,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显得非常重要。国内外学者已经在如何运用医学心理学知识,来提高正畸治疗疗效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心理专业常用的方法有[1]:心理分析治疗、行为治疗、疏导治疗、合理情绪治疗、森田疗法等。这就要求正畸护理要科学、准确地掌握病人的心理变化、求治动机,有针对性地通过交流沟

3、通进行心理治疗,使他们在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正畸。这对融洽医患关系,缩短疗程,早日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1正畸患者心理特征分析1.1未成年人正崎患者心理特征1.1.1恐惧心理:恐惧心理的原因很多。医院的大环境;诊疗时的疼痛;口腔正畸科特殊设备所发出的声音;难闻的药味;见到别的孩子在就诊时哭闹等。1.1.2依赖心理: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宝贝,对家长(尤其是母亲)的依赖程度都很高。主要表现为认生,不愿和家长分开。故让家长在儿童身边有利儿童配合完成止畸过程诊疗。但对于过分溺爱孩子,表现出比孩子更紧张的家长还

4、是请到诊室外面的比较好。1.1.3情绪稳定时间短,自控能力差:儿童在治疗吋一旦出现疼痛,就会出现强烈的爆发性的反应,这就要求我们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以防止意外的发生。1.2成年人正畸患者心理特征1.2.1合理要求型该类型的患者一般文化程度较高,心理发育比较成熟,对口腔正畸知识有一定的了解。颌面部畸形不十分严重,多数仅为牙齿的排列不齐,能较理性的对待社会、家庭对其容貌的评价,心态比较乐观。对矫治目标也比较合理、明确。对正畸治疗的各项医嘱能够理解并较好的贯彻执行,并能及吋主动的与正畸医师护丄沟通。1.2.2焦虑多疑型该类型

5、的患者临床上多见于28〜35岁的成年患者,女性偏多,这可能与女性事无巨细的心理特点有关。这类患者往往对口腔正畸知识不甚了解,并伴有一定的颌面部畸形。多见于较严重的牙列不齐、上颌前突、反颌等患者。畸形的存在常常让他们受到社会的嘲笑和挖苦,从而降低了他们的自信心并导致心理障碍。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常表现为焦虑、不安、多疑、对他人缺乏信任感、心理压力大。常常表现为害怕拔牙或者担心拔牙后余留牙会松动及拔牙间隙不能关闭等,对矫治结果没有十分明确的目标,并且对矫治吋产生的一些疼痛和不适的耐受性较合理要求型差。对疗程所需的吋间、是否疼痛

6、、矫治费用、效果、风险往往是反复咨询。该类型的患者往往不能完全理解医生的意图,配合也不够默契,常需要医生的提醒与督促[2]o1.2.3要求过高型该类型的患者往往性格偏执,或者曾经因为容貌的原因经历过就业或择偶的失败。心理上常常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在人群中有明显的自卑感、性格相对孤僻,怕人讥笑,承受着无形的思想上的压力。因而对人们的言谈议论或是审视观察的冃光异常敏感。该类患者的求治心情十分迫切,把正畸看作是最后改变形象的办法来对付社会压力,期望治疗结果能更早的改变其社会生活状况,因此他们对正畸治疗报有很高的期望值。往往对

7、治疗的目的有片面认识,过分强调口己的审美偏好,完全忽略功能的改善,甚至拿出某明星的照片作为其正畸治疗后要求达到的效果图。2护理对策2.1未成年人止畸患者护理对策2.1.1主动、热情地接待患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他们讲解正畸治疗知识。最主要的是就诊时的疼痛,这就要求我们在治疗时应先易后难,尽量用无痛原则,减少不良刺激和治疗的时间。2.1.2初戴矫治器1-3月内,密切和患儿保持联系,随时了解患儿的感受,随时给与指导和心理支持,帮助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1.3保持与家长、老师联系,通过外因來调节患儿的心理。特别是对于拒绝合

8、作的儿童,要给了及时的表扬以激发他的自尊心、儿童好胜心、虚荣心的特点。儿童喜欢被表扬,被表扬后表现得非常兴奋,往往能刃于克服困难,达到配合治疗的冃的。在治疗过程中与儿童的交流是第一步,我们的语言屮要充满爱心和童心。我们的每一个动作都在向儿童传达信息,要用和蔼、亲切、友善的动作来缓解儿童紧张、恐惧的心理。除非不得已,一般不轻易进行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