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280862
大小:153.5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29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新课程标准对学习本章内容的要求 1.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 2.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 3.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4.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视角分析一些自然现象。 5.从事实中感受地域差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 6.知道区域差异有不同的空间尺度,能用地图说明陆地上有不同的自然带。 7.用实例说明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和表现。 8.了解人们怎样利用地域分异规律。知识结构 本
2、章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功能:生产功能、平衡功能(难点) 2.自然地理过程的整体性重难点分析 1.读“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P98图5.6)要注重分析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结合景观图片简要说明各自然带的名称、气候、水文、生物等方面的特征。 (2)以亚欧大陆东海岸为例,指出从赤道向北极自然带的更替规律: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这种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体现了自然带的纬度地带性,产生这种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太
3、阳辐射,即热量条件的影响而造成的,当然也受到水分条件的影响。 (3)以亚欧大陆的25°N~50°N地区为例,指出从东西两岸向内陆自然带的更替规律:温带森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这种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体现了自然带的经度地带性。产生这种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水分条件,且这种变化在中纬度地区最明显。 (4)在非洲赤道地区热带雨林带并没有横贯整个大陆,在南美洲安第斯山南段东西两侧分别是多雨的温带森林和干燥的温带荒漠,原因是地形的影响而造成的,这是非地带性分布的体现,这也使陆地环境更加复杂化
4、 2.教材P92“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组成。这些要素并非简单地汇集在一起,或偶然地在空间上结合起来,而是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可以通过下面的自然地理环境三大循环表来理解: 3.通过下表来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带或地表景观的特征形成延伸方向更替方向基础因素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水平地带性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或纬向地带性)东西方向 (纬
5、线方向)南北方向(纬度变化方向)热量纬度位置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或经向地带性)南北方向(经线方向) 东西方向(从沿海到内陆)水分海陆位置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垂直地带性) 等高线方向 高度变化(从山麓到山顶) 水热高度差异课本中的部分“活动”参考答案 P93“活动” (1)生物、土壤、大气、水等。 (2)植物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或植物的枝叶截流大气降水;植物又通过蒸腾作用将水分释放到 大气中;通过大气降水补给土壤中、生物等水分等。 (3)太阳能因为植物光合作用保
6、存在植物体内并转变成了化学能,植物作为动物的食物将化学能传 递给出动物保存在动物体内,植物与动物在呼吸的过程中消耗了热量,将化学能变成热能释放到 环境中。 P94“活动” 藏羚羊的生存是与青藏高原可可西里的自然环境相适应的。在无人类干扰的情况下,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变化,迫使藏羚羊不断通过增减数目来适应环境,其结果是藏羚羊的数目保持了相对稳定。这体现了自然环境的平衡功能。 P95“活动” 经过a—b—c—d—e五个阶段的演化,地形、气候、生物、土壤和水文均发生了变化:地形由湖泊变成了陆地
7、,气候由湿润变得干燥,生物由水生生物变成了陆地生物,土壤逐渐由湿变干,水面逐渐缩小至直消失。 P100“活动” 问题本身是比较开放的,结论也无对错之分,关键是通过研讨,使同学们懂得在生态建设中应该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这样才能更科学地建设和保护环境。西北地区生态建设问题是一个真实的问题,因此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有—定的现实意义。 在研讨过程中,要注意教材给出的限定条件:西北地区。因此要考虑西北地区的自然条件,并参考这里给出的小资料,然后再进行分析。 P101“活动” 产生这么大差异的原因是:喜马
8、拉雅山的南坡的高差比北坡大;南坡的纬度比北坡低、是迎风坡,在山下的水热条件比北坡好,南坡自然带谱较北坡复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