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第五章人的社会化

社会学第五章人的社会化

ID:43234101

大小:715.50 KB

页数:52页

时间:2019-10-05

社会学第五章人的社会化_第1页
社会学第五章人的社会化_第2页
社会学第五章人的社会化_第3页
社会学第五章人的社会化_第4页
社会学第五章人的社会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会学第五章人的社会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章人的社会化狼孩:1919年,印度发现两个狼孩,小的约2岁,大的约8岁。小的不久就死去,大的活了下来,取名卡玛拉。卡玛拉被救时,生活习性和狼一样,四肢爬行,吃生肉;害怕光亮、水、火;不愿穿衣;白天睡觉,夜间活动,深夜经常嚎叫。   人们教了她2年才学会两腿站立;4年才学会独立行走。到了17岁,智力仅相当于4岁孩子的水平。并且一直没有学会说话,只能听懂几句简单的问话,勉强学会了几个单词。由于她终究适应不了人类的生活方式,17岁那年就死去了。这些现象表明:人的行为、思想感情、语言、生活习惯等,都不是天赋的,而是后天习的的。人类的基本生存能力和技能从哪里

2、来的呢?“社会化”第一节社会化概述一、社会化含义1、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即:指一个人从生物人发展为社会人并不断适应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的过程。2、人为什么要社会化?首先,从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个人)其次,确保社会的延续和文化的传递(社会)更重要:靠人的本能不能满足人的生活需要人比动物的本能要少得多、弱的多。人比动物的需要要复杂、高级得多。马斯洛的“五层次需要理论”自我实现需要尊重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安全需要生理需要二、社会化的类型(

3、一)初始社会化(primarysocialization)发生在生命早期的社会化。发生在儿童时期,是整个社会化的基础。(二)预期社会化(anticipatorysocialization)在这一过程中学习的是将来要扮演的角色发生在青年时期(三)发展社会化(developmentalsocialization)成年人为了适应新的角色要求而进行学习的过程为什么?(四)逆向社会化(reversalsocialization)晚辈传授文化规范和知识给长辈的过程是一种“文化反哺”(五)再社会化(resocialization)放弃原有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

4、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特点:更集中、紧张目标:人的改造而不是人的形成两种类型:主动再社会化强制再社会化主动再社会化主要有两种情况:个体承担地位更高的社会角色后,进行的再社会化。个体移居或客居文化模式很不相同的他乡后进行的再社会化。强制再社会化主要有两种情况:个体的社会地位大大降低后,不得不进行的再社会化。个体违反社会规范后而被社会强制进行的再社会化。三、社会化与社会运行1、社会化是社会按照一定的标准培养、塑造自己的社会成员的过程。没有经过社会化的人就没有社会,没有那些具备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人,社会就不可能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2、文

5、化具有完善个体人格、维系社会共同体、推动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功能,文化的统一和延续是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而文化的统一和延续是通过社会化来实现的,离开社会化,就谈不上社会团结和社会进步。第二节社会化的条件和主体一、社会化的生物基础个体的社会化是以其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离开了自身的生物遗传素质,社会化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社会化的生物基础(一)语言能力(二)思维能力(三)学习能力(四)较长的依赖生活期(一)语言能力具有语言能力是人类个体接受社会化的重要条件。语言是客观事物在人的大脑中形成的表象、概念和思想的外部表现,是人类表达思想和

6、感情所使用的工具和符号。(二)思维能力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特征,也是人类个体能够接受社会化、适应社会生活的最重要的生物基础条件。(三)学习能力语言和思维做为人类潜在的遗传能力又使我们获得了得天独厚的学习能力。(四)较长的依赖生活期指人类个体在出生后由于生理、心理、意识和行为能力尚未发展健全,不能独立生活,因此在生活上、心理上依赖他人,受他人照顾、监护的时期。二、社会化的主体人的社会化过程会涉及一系列个人、群体和机构。这些个人、群体和机构中最重要和最有影响者被称为社会化的主体。社会化的主体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同龄群体、工作群体和大众传播媒介等(一)

7、家庭对所有的人来说,家庭都是社会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会环境条件;对学龄前的未成年人来说,家庭是社会化的最重要的社会环境条件。“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1、家庭在未成年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在所有社会中,成名成家者未成年时大多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有着比较深厚的家学渊源。另一方面,家庭结构不健全,家庭气氛不和谐,家庭教育方法不得当,与青少年的越轨和犯罪有很大的相关性。家庭对未成年个体社会化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父母来实现的。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二是子女对父母的模仿。通过这种教育和模仿,父母对子女的社

8、会化产生重大影响。“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子女”2、家庭对未成年个体的教育方式四种类型: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